1)第36章 社祭上的意外消息_战国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礼记·外传》:“社者,五土之神也。“

  《孝经》说:“社,土地之主也,地广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

  社祭是一种非常隆重的活动,每年四次,分别是仲春、季夏、仲秋和孟冬,其中以孟冬之社最为隆重,特称“大割”。

  虽然这一次是仲春之社,但由于魏国大军即将出,和赵、韩两国联军在浍水以北的战场上展开战斗,因此魏国国君魏罃依旧用十分隆重的规格来召开了这一次的社祭。

  《祭法》规定:“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大社、王社、国社、侯社属于官方之社;大夫不特立社,与庶民共社,是为民间之社。

  根据这个规定,魏国的社属于国社,但是由于战国时代周天子的脸面甚至都比不上一枚魏国铜币那么大,所以从魏斯立国开始,这位魏文侯就将魏国从国社直接提升到了王社的规格。

  魏国的王社位于宫城之中,和魏国太庙呈一左一右之势,面积并不大,从吴杰所站着的位置看过去,只能够远远的看到王社的红色围墙,除此之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照理来说,以吴氏一族下大夫的爵位,应该是属于和庶民共同进行社祭,也就是所谓民社的。

  即便是有份参与到王社之中,那也应该是吴氏一族的家主出面,而并非吴杰到场。

  但是偏偏就在昨天下午,一位从宫城出来的使者来到了吴氏府上,宣读了一份来自国君魏罃的命令。

  召吴杰于社祭入宫献酒。

  吴杰的老爹吴通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呆滞了半晌,然后默不作声的回到了房间之中。

  这让吴杰有一种很不妙的预感。

  再然后,吴杰就这么傻了吧唧的来到了这个王社面前的广场之中,和一堆年纪在四五十岁、一个个高冠博带的叔叔伯伯们站在一起。

  酒自然是不可能扛在手里的,早就已经提前敬献上去了。

  看着周围隐约投来的好奇目光,吴杰不觉有些无奈。

  就不能让我好好的陪我妹妹逛个街吗?

  这一站就是一个早上,春天的太阳虽然算不得毒辣,但依旧让吴杰汗流浃背。

  王社之中的情形吴杰虽然看不到,但是也能够猜想一二,无非就是祭拜神仙啊,然后顺便控告一下敌人啊,让神仙们好好的搞一下韩国赵国这些不听话的东西,保佑我们魏国打胜仗啊之类的。

  鉴于韩国和赵国怎么也和魏国同源,大家的祖宗当年都在晋国同殿为臣,都是三晋的一份子,应该倒也不会像秦国人一样,在开战之前搞一份诅咒楚国的祭文……

  就在吴杰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名白须飘飘的魏国大臣已经从王社之中走了出来。

  说起来这还是吴杰的老相识,江左他爹江乙。

  只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