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3章 这个地区有造反的土壤存在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通过和当地人交流,我认为他们要么是麻木不敢反抗,要反抗也是毫无成功可能的消极反抗,或者落草为寇,或者遁入深山,他们不知道有更好的反抗的方法,只是自发的毫无组织的反抗,这种反抗没有意义。

  而且很多消极反抗的人在反抗之后也没有打击当地官府和地主豪强的势力,而是继续欺负弱小,抢掠村庄,欺负老百姓,毫无反抗的意义,他们只是单纯作恶,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

  接下来一些会员也作了发言,基本上都把自己看到的和思考的说了一下。

  其中赵玉成很看好的军务部部员徐通看问题的角度比较不同。

  “我是觉得这块地方盛产土匪不是没理由的,这一块地区多山地,少平原,山路崎岖,稍微深入一些就特别难走,很多条通道都是只够一个人或者两个人通过。

  我这段时间有空就往山里跑,发现这样的山很多,山里面还有不少山谷地适合做营寨,山上还有山泉水,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一座山上住个三五百人不成问题。”

  赵玉成愣了愣,然后笑了出来。

  “咱们还没有行动,你就想到了要跟宋军打仗的事情了?”

  “早晚的事情,这里的百姓虽然麻木,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怒,都有怨,而且肚子都很饿,他们不是不恨官府和地主豪强,只是看不到反抗成功的希望,咱们只要让他们看到希望!”

  徐通笑了:“陛下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徐通一番话说得大家心念通达,很多人的心思都活泛起来。

  “我觉得徐通说得有道理。”

  复兴会江西分会的副主任、这里最资深的复兴会员杜启开口道:“咱们来这里就是为了武装斗争,也不是为了做善事,开粥棚,咱们要做的事拉起一支坚强的队伍,在这里打开咱们复兴会的局面。

  所以,咱们的确可以先选择可靠的根据地,要能够长久坚守,在咱们的力量不够强大、人手不够多的时候,能让咱们以少胜多,战胜随时可能来讨伐的宋军或者地主武装。”

  众人对此讨论了一阵子,然后把目光投向了赵玉成。

  赵玉成思考了一阵子,表示认同。

  “不考虑其他的,先考虑生存问题,咱们要先能生存下去,然后才能考虑其他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徐通说的很有道理,大家先找可以当根据地的地方,然后购置必要的东西。”

  于是接下来两个月,他们就开始为武装斗争做准备。

  出发之前,大家都是想要在庐陵一带发展农民们进行斗争的,但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个策略很危险。

  因为庐陵一带距离南宋最强大人数最多的一支屯驻大军鄂州大军太近了。

  且就在庐陵以北,还有九江地区的宋军驻扎,想要调动南下平叛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这两支大军一旦南下合流,起码能拉出十多万的军队,平叛所用兵力会非常庞大,并非刚刚起事的起义军所可以对抗。

  另外,就在距离庐陵地区不远的赣州,还有一支宋廷的禁军部队驻扎。

  据说这是因为当年赣州还叫虔州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民乱,那一次民乱惊扰到了赵构老娘,赵构的老娘给吓得不轻。

  赵构大怒,要屠尽虔州居民为老娘出口恶气,幸赖岳飞苦求,赵构才作罢,但是自此对虔州人不信任,专门派兵驻扎。

  绍兴二十二年,虔州发生驻军叛乱,叛乱平息之后,虔州被改名为赣州。

  西北部有鄂州大军,北部有九江大军,东南部有虔州禁军,若要在这一带的平原地区发展,恐怕都来不及发展,就要被南宋军队平定了。

  所以,军队一旦起势,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要立刻进入山区,经营山区,通过山势对抗南宋讨伐部队,同时锻炼己方人员,教育己方人员,不断发展壮大,等待时机。

  不能留在平原地区和很快就能赶来的南宋正规军硬碰硬。

  这一策略确定之后,由赵玉成等人负责实施。

  他们选择的根据地位于庐陵西南部的罗霄山区。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