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孙将军果能如此,是光复军之大幸!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释放出来了。

  很快,孙子义带来的整顿之后的六万军队就抵达了鼓城县和藁城县开始布防。

  孙子义和辛弃疾商议之后该怎么做的时候,辛弃疾想起了之前苏咏霖对付金军的招数。

  于是他和孙子义商量,打算利用当地本来有的一些船只和新造的船只向东航行,然后凿沉船只,人为堵塞航道,如果金军果然顺着滹沱河而来,就可以让金军粮秣不能前进。

  这样不就能更加直接的缩短金军的攻击范围吗?

  孙子义眼前一亮,大声称赞辛弃疾,于是两人一起往东查看情况,结果发现越往东地势越平坦、河道越宽,越难以堵塞航道。

  这个计策好像受到了大自然的阻挠,不能顺利实现……

  两人互相看了看对方,感觉些许的挫败之感。

  不过辛弃疾的反应很快。

  他的大脑飞速转动,很快想到了办法。

  他认为这一战还是要利用金人不善水战的弱点,临时编制一支水军,顺流而下截击金军运送粮秣的船队。

  金人不善水战,也从未听说他们有在军队编制里增加水军的编制,所以运送粮秣的必然是普通的民夫和粮船。

  这就给了光复军很大的操作空间了。

  滹沱河下游河道宽阔,光复军在河上进攻金军的船队,岸上金军几乎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船上的人也未必能和他们抗衡。

  他们可以挑选熟悉水性和操船的士兵紧急编练,顺着河道进攻金军船队,进可攻退可逃跑,战马跑的是块,但是也不能越过河水直接攻击船队。

  所以至少在河面上,光复军远远比金军要强,也是可以很好利用的一点。

  “我家将军常说,打仗要扬长避短,不能拿我们的短处和金军的长处相比,眼下我们的短处是骑兵,金贼的短处是水军,那我们自然应该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金贼的短处。”

  辛弃疾的建议得到了孙子义的重视。

  “你的意思是,咱们应该多多利用水军,从河面上给金贼重击?”

  “对!要把咱们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辛弃疾开口道:“金贼用滹沱河运送粮秣,我们就要顺河而下,把河面变成我们的天下,还要不断往前进攻,则金贼的粮秣就无法运送到前线,没有粮秣,这仗还怎么打?”

  熟悉骑兵的辛弃疾和苏咏霖看法一致,坚定地认为这支金军最大的死穴就是后勤。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绝对不要和他们正面野战,绝对要扬长避短,但凡有一丝丝可能,都不要采取最后手段。

  在河北大平原之上,依靠缺少骑兵的起义军队和精锐骑兵打野战,成功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孙子义吃了大亏之前可能还觉得自己有一战之力,吃了大亏之后也认同了苏咏霖的看法。

  他那支相对其他光复军来说较为精锐的部队和两名爱将的失败让他认清了光复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