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九九章 没肉吃咱捞虾蟹_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说来说去,最后总结归纳起来主要的困难和问题就是“三缺”。一缺经验;二缺人才;三缺资金。水师初建,经验欠缺自然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只有依靠今后的不断摸索和积累才能够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的一些东西。人才欠缺和经验欠缺是一个道理,无论是晋国,还是幽州、凉国,都地处黄河以北,实在难以找出许多精于水战的将领和士兵,今后只能通过实战磨练和平时苦练加以解决。

  而资金欠缺这个问题,却是考验大家智慧与能力的问题。如果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开源节流,赵兴拨给水师的两百万两银子,还是能够花销一阵子的。

  研制和建造大型战船的经费不能克扣,这关系到水师的生死存亡;船匠们和丹阳兵、三千新招募来的水手,他们的兵饷不能克扣,这关系到军心士气;唯一能够节流的方面,看来只剩下维持水师运转以及战士们吃到嘴里、穿在身上的费用。

  别的州郡招兵就像摊派出苦力,穷苦百姓家的子弟想尽办法进行躲避。晋国招兵时却是从表现优异的预备役中挑选,而如今想进入预备役部队的竞争都十分激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与护**的待遇好密不可分。

  按照赵兴亲自为护**制订的食谱,要保证每名士卒每天能够吃到一只水煮鸡蛋,每天都有一份肉食,隔两天还要喝一次牛奶。这种伙食标准,对于前些年恨不得人吃人的穷苦百姓家孩子而言,诱惑无疑是很大的。但支撑起这样令人垂涎的伙食的前提是日益富裕强大的晋国。

  赵兴的统兵“五字诀”便是要养兵,将所有士兵“喂养”的结结实实、健健康康之后,接下来才会进行大强度的训练,这是符合人体机能和练兵原则的。试想一下,一支饿得两眼发晕,瘦得皮包苦头的部队,如何能够在大草原上跟凶残如狼的鲜卑人进行正面决死冲锋?

  一句话,光是给护**的士兵们天天吃肉,这就是一笔惊人的开支。

  太史慈在卧虎讲武堂学习了整整半年,自然熟知赵兴的“统兵五字诀”,他没有克扣士兵伙食经费的打算,但他更想利用赵兴已经拨给的两百万两银子做出一番大事业来。动不动就张口问赵兴要钱,这不是太史慈为人做事的态度。

  一面是经费限制,一面是不能降低士兵待遇,如何才能节流呢?太史慈想到了一个听来的主意。

  临走之时,赵兴曾与太史慈进行了一番长时间的对话,其中就提醒过太史慈,大海之中蕴藏着世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和粮食,不仅有大量的鱼类可供食用,一些海藻和海草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养分,丝毫不比农人们精心栽种的蔬菜差,不比卧虎肉制品厂出产的牛羊肉养分少,甚至有一些是赵兴提起来都垂涎三尺的美味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