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章 凤凰游(二)_当我成了名作家后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通过,青石板上一直都是湿漉漉的,稍不留神就会滑倒。

  虽然还很早,但是也有不少人,路两边的阿公阿婆自摆着己制作的工艺品,有小巧玲珑的木偶,也有精致的手工项链,尤其是银制品很多,苗族人是最爱银子的。

  所以随处都可以见到银匠师傅们在打磨银器。身边的人来来往往的,银匠却始终低着头,认认真真地雕刻着,一点也不会被外界影响。

  大到泡茶的银壶,小到玲珑精致的耳坠,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那复杂精细的图案,均是出自银匠师傅之手。徐舒窈挑了半天,最终还是买了个喜欢的手镯。

  褚清看上了一个木制的笔筒,浅浅的花纹,大致上是个素净的款式,颜色是黑色的,阿婆也说不上是什么材质,但是褚清很喜欢,用了五十块钱成交了。

  买下来成交之后,看着阿婆没了牙的嘴巴努力的憋住笑,褚清大概知道自己上当了,但那是没关系,旅游嘛,太计较了真是容易生气。

  苗寨的风光在褚清看来一是茂密的树林里出现一个村落,这会给人一种非常惊喜的感觉,然后是建筑的特色,苗族人建房子主要使用木头,很少用到其他材质,建造的房屋有一种奇异的美感。

  其次是苗寨的路,只是很多人不关注的地方,褚清就觉得这些石质的路很有感觉,尤其是石板垒砌的台阶,隐约中就有一种历史的感觉袭来,像是年代久远的物件。

  最后让褚清关注的就是苗族人的习俗和穿着,虽然同样是一张黄皮肤的脸,但是迥异与汉族人的风俗和着装,都让褚清认为这是苗寨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绘过这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褚清此时此刻的感觉就是如此,像是个误入桃花源的武陵捕鱼人,这里的美不仅惊艳,且回味悠长。

  走在这石板路上,看着溪流和小桥,吊脚楼,平屋,还有水牛,水深处还竖立着水车,褚清仿佛穿过时间,和这里历代的灵魂对话,他们诉说着自己的诞生与死亡,诉说着这里的历史,这里的故事。

  旅游就是一个灵魂对话的过程,物象进入眼睛后,大脑像是导游,自然地就把这里的故事讲述出来,这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过程。

  “窈窈,真好啊这里,我感觉我的灵魂都在颤抖。”

  “是嘛,坐下来看看吧。”

  徐舒窈很意外,她虽然也感觉很美,但是并没有什么激动地情感,看着褚清这种满是激动地情感,她感觉自己是否有点迟钝?还是男友作为作家有什么和自己不同的地方?

  可能是男友的内心情感十分丰富,这才能感受到她感受不到的东西?

  “我好多了,刚才一瞬间很激动。”坐了会儿,褚清这会平缓了起来。

  “哈哈哈哈,好了,继续走吧。”

  徐舒窈表示理解,艺术家嘛,情感充沛一点很正常,只要不在其他地方充沛就好了,这点她知道,他老师每次听到那些大师级的演奏现场的时候常常会落泪,这也是她理解的原因。

  作为艺术家就要有对于事物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内心的情感是要比很多人丰富的,所以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苗寨的风光真是很美,褚清和徐舒窈玩了两个钟头,累得不行了才依依不舍的下了山,有的时候你旅游一趟不记得去了哪个详细的地点,但是让你印象深刻的景象你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偶尔回忆都清晰可见,但是你就死活想不起来是去了什么地方。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