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五七章 山顶上的较量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巴]

  李信见山坡下,聚拢了上万名“胡骑”,不由得微微一笑,命令道:

  “传我将令,营门紧闭,士卒尽皆下马,沿营栅分布,设五层箭弩阵。”

  “全营分成六面,每面由一将指挥,‘胡骑’攻上山时,近到百步以内,方准施射,百步以外射箭者,斩。”

  “喏。”两个千人将,分别布置去了。

  李信下达命令时,干净利落,明确而又镇静,给了属下一种信心的传递。

  看来,咱们将军是胸有成竹。几个将尉,心里略略踏实。

  李信接着吩咐后勤将尉道:“将后勤携带的所有弩箭,尽情派往前军。再把打扫战场时,收回的残损箭矢,尽快组装完毕,补充到前军。”

  “吩咐各军,每个士卒每日只准领一次水袋,要保证后军储存的水袋,够三日之用。”

  “喏。”后勤将尉应命而去。

  这里不得不特别提一下秦国的武器装备。

  除了秦军的盔甲外,秦国的所有兵器,都是标准化制作。这种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也是领先了西方世界一千六百年之久的。

  这种标准化兵器的好处是,可以大大减少战场上的兵器损失,降低后勤补给的压力。

  其他诸侯国,甚至与此同时也处于战争的西方,如马其顿人和亚该亚人与斯巴达人之间的战争,以及罗马军团击败波河流域的凯尔特人建立米兰的战争,使用的兵器,都是手工打造的。

  这种手工打造的兵器,因打造的工匠不同而各异,一旦残损,就是废物了。

  而此时的秦国却不然,所有的兵器,都由统一的标准件组成。

  比如戈、戟、刀、枪、殳、矛,金属部的尺寸都是一致的,个别部分损坏,将完整的部分拆下来,安装到另一个兵器上,即可快速组装成一个新的兵器。

  箭矢更是一样,箭头、箭杆、弓弩零部件,都是可以任意置换的。

  这样每次战后打扫战场,秦军的目的不仅仅限于割人头,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回收兵器。

  收回后,交由后勤部门,加紧组装成新的武器,立即可以补充给部队使用。

  这种强大而又领先的工业能力,使秦国上下,俨然成了一部战争机器,高效而有序地运转,是秦国军队能够连年征战,纵横六国的可靠保障。

  从这个方面看,秦国之所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武器方面的先进,有时也起到某种决定性的作用(就像我们今天拥有的歼20,055D大驱和东风快递一样)。

  再说回山坡上,秦军的备战,在李信的将令声中,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李信之所以选择在山坡上结营,完全是有的放矢,而不是兴之所至,或者学艺不精。

  之所以敢违背兵法,李信有着自己的判断。

  据前日那次遭遇战,李信也领教了“胡骑”的厉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