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浑脱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范纯粹说道:“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荀子》有云:’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

  “吾辈幼诵诗书,行蹈礼义,本当为天下之先!”

  范纯仁冷笑道:“我会联合三路转运使上书陛下,征辟不至者,是不愿为国效力,那就合该捐弃官身,夺绝俸禄。”

  “既然要做山水闲人,就不要夺占朝廷有限的爵禄,阻绝有志者的奖掖之阶!”

  两范都是秉承父亲意志的牛人,范仲淹“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他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一直就是苏油的楷模。

  苏油在大宋官场本来就是个另类,在士林风评里边,如今甚至和范仲淹有一拼。

  范仲淹是以天下为己任,“慨然而自任”,有那种统治阶级的自觉性;

  而苏油虽然干什么都能干好,但是却有些“懒”,堪称大宋苟头。

  在仕途上“不思进取”,上边捅一下他才动一下,每每得等到朝廷不耐烦,强行下达任命,他才“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他有一点好,就是非常服从安排。

  不管多大的难题,只要丢给他,他总是屁颠屁颠地去干,而且总能干得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完美。

  因此士林中对二人的风议都是极高,认为二公皆已立德、立功、立言,必将名传千古,同属大宋凤毛麟角的人物。

  不过范仲淹之才,略逊其德;而苏明润之德,难掩其才。

  苏油比范仲淹,甚至还因此更多了一个光环——谦退。

  ……

  兰州,赵禼领着李庸、石勇巡视寨堡。

  西军中的冤家,除了高遵裕和刘昌祚,还有赵禼和李宪。

  熙宁征交趾,本来是以赵禼为正,李宪为副。

  后来两人意见不合,赵禼上书请罢李宪。赵顼问可代者,赵禼以郭逵老边事,愿为裨赞,于是以郭逵为宣抚使,赵禼副之。

  郭逵统军之后,赵禼与郭逵的进兵方略又发生了冲突,导致进军一度失利。

  最后朝廷又遣苏油总揽后勤,并发两浙水师相助,终于取得大胜。

  事后南征诸将皆获功赏,只有赵禼未得升迁,甚至作为最初军事失利的主要负责人,被贬当了一任桂州知州,后又转河北庆州任职。

  这人和汉代李广差不多,能力出色,却总是倒霉,从来摊不上好事儿。

  跟王姥姥那种躺赢福将相比,在八字上简直就是一天一地。

  兰州城的位置很重要,但是却过于偏远,虽然有数万宋军在此驻囤,但是主要都是蕃部。

  除此之外,还有青宜结鬼章和笃乔阿公各领了两万青唐军,也是一个变数。

  赵禼数次上书要求六路都经略司重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