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章大块塘_五零后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娣的老娘哭爹喊娘的同时,又惦记上了几个闺女家。

  而在夏招娣疲于应付自家老娘的时候,云舒拿出了稀释了万倍的石钟乳水,犒劳了最近出功出力的胡丽和鼠王。

  这让其他三首兽羡慕的直流哈喇子,摩拳擦掌的,让云舒有事一定要吩咐他们。

  云舒心里暗笑,果然,有竞争还有动力。

  马上就到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在这一天,要祭灶,准备灶糖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和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坏话,所谓“二十三,糖瓜粘”。

  灶糖在东北叫做大块塘,是用麦芽个小米熬成的。

  六十年代,供销社也有卖的,但村里人舍不得花钱,都是在家里自己做。

  有条件的就多做些,大人孩子们都跟着灶王爷甜甜嘴;没条件的也会少做点,当娘的也会偷偷往孩子嘴里塞上一块。

  清溪村这边,从腊月二十就开始熬糖,整个村子都飘着一股香甜的气息,也是人闲狗厌的熊孩子最听话的几天。

  好吧,不听话没糖吃,对于一年也吃不上一口甜味的孩子们来说,便是让他们不吃饭,也得吃一口糖。

  而云舒去了几家相熟的人家,跟着大娘、婶子们也学会了做灶糖,终于在大壮期盼的眼神下,在腊月二十二这天,一早起来就开始熬糖。

  制作大块塘,最好的原料要数大黄米,在东北俗称为糜子,也是制作粘豆包的原料之一。

  因为云舒对粘豆包谈不上多喜欢,只给大壮坐了一盖帘,差不多六十个,所以她们家的大黄米还有一些,云舒又从空间超市里偷渡了一些,足够大壮去跟小伙伴炫耀了。

  将大黄米洗净之后就可以熬糖了,关键是掌握火候,这对于能运用神识的云舒来说,简单就是作弊。

  糖熬好后变成糖膏,没有水分残存后就要马上撤火起锅,接下来就是一个体力活——揉糖,而云舒的十人之力用在这里,绝对是大材小用。

  糖揉好后也不能闲着,要马上“开案”,就是拔糖,这是制作大块塘的最后一道工序。

  糖膏要越拔越白,越拔越细,最后要拔出“蜂子窝”,然后打馅加香料,压成大块冷却,大块糖就做好了。

  在村里,做灶糖一般是全家都要上,有的甚至几家合在一起做。

  而大壮眼花缭乱的看着他姐忙个不停,连手都插不上,从早上五点开始,中间还吃了早饭,到八点的时候,他已经吃上带着些微酸,却又酥又香的大块糖了。

  而云舒呢,被这甜蜜的香气,还有大壮甚至抹了一点糖渣的大壮面上满足的表情所感染,只想把所有好吃的都摆在两个弟弟面前。

  所以她还用家里有限的材料,加上从空间里偷渡一些不显眼的东西,给弟弟们做了一些芝麻饴糖。

  云舒还许诺,等有时间,还给他们做牛轧糖和花生酥糖。

  虽然这两种大壮连听都没听过,但却吞了吞口水,感觉就非常好吃。

  而开始出牙,所以一直流口水的小壮对着姐姐咧嘴乐,小手却冲着旁边放大块塘的盘子使劲。

  而佟建业就是在这个时候到的。

  自打大雪封山,佟建业也有一个多月没来了,这回过来,他除了来看三个孩子,并且带了许多年货之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带未来的八部尊主——云舒,回一趟长白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