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7章 仙女庙_蓝星仙缘传承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蓝星仙缘传承,仙女庙自当有一席之地。

  烛龙是燧人氏先祖,华夏文化中是山神,本王认为更契合的应是火神,仙女庙中当有烛龙庙。仙女是4亿年前的修仙人,尽管不知其姓名,从年代来说,肯定比2亿年前的盘古和伏羲女娲大能更久远。

  仙女庙主祭拜无名氏仙女,另有伏羲女娲庙,盘古和太元圣母庙,其中包括东王公和西王母,以及燧人氏先祖烛龙庙。

  自然没有忘记干尸前辈,他与仙女是同一时代的人物,长安界、钱塘界、番禺界、蓟城界和盘羌界,各州刺史府负责立庙宇,石庙或者木结构庙。

  前辈的金像,形貌体形各异,干瘦是唯一共同点干,塑造出一位刻苦修炼的修仙人,告诫后人好好用功。

  山谷三万平方公里小世界,伍慧会安排人修庙,娘子们想打造一座金庙。成都界则由大隋办事处负责,还有一个3000平方公里小世界,处于闲置状态,只能以后再说。

  庙宇不在大小,期待文人雅士留下名篇,书法大师写几幅名帖,像本王这样的理工男,无论如何不敢留字,写个牌匾都不行,有自知之明。

  历经风霜岁月,以庙宇为中心,就会形成修仙文化,成为名胜古迹,供后世人参观游览。

  与王润和交流一番后,本王的想法他大致明白,对先祖的敬意是一方面。

  术和术法,庙宇要体现出科技之术,至于如何体现,本王不知道。

  最基本一点,十九座庙宇不能雷同,里面的分庙宇同样如此,古代和现代艺术要结合起来,不着急慢慢建,筑基境修仙人能多活500年。

  第三方面,阆苑郡不会修建高楼大厦,但地标建筑不能缺,仙女庙就是各区县的地标建筑,各位请发挥聪明才智。

  仙女界的事情谈完,接下来是修建庭院的事。

  阆苑郡常驻人口,极限500万人,粮食供应要满足人口的两倍,占用耕地350万亩,不到25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县的土地。

  东南六县和七县,有种植农作物的基础,顺理成章成为农业县,东北六县和七县定位发展畜牧业。

  两县加上官员,目前只有一千多人口,家属迁移来后,估计能接近万人。

  将来达到350万亩耕地,又要控制人口数量,农业人口估算不超过10万人,平均每人种植350亩,机械化农场是大趋势。

  阆苑郡要打造宜居生活圈,农业和畜牧业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适当对外输出商品;旅游不需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好后,有序有限推进就行。

  建设离不开房地产行业,阆苑郡将土地和房屋分割开来,土地采用划拨方式。

  500万常驻人口,差不多100万户,庭院规划用地100万亩,不到700平方公里。

  前期三万多户,由阆苑郡统一修建,免租金提供给常驻民,将来允许自建。免租金只是免房屋租金,土地租金减免五年,此后按规定缴纳。

  缴纳土地租金的模式,使得土地成为消费品,不再包含在资产内;对大隋将来的有钱人属于利好,对普通百姓来说,减少初期投入,能更快拥有自己的居所。

  大隋是公有制,各区县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合理的土地租金标准。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