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八十八章 君臣父子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冰天雪地的勃利府。

  郭崇韬收到了长安送来的命令,眉头紧皱。

  太子暗许他大将军之位、节度辽北之权。

  只要是武人,就没有不动心的。

  辽北这几年倾注了郭崇韬太多的心血,一座座城池在林海雪原间拔地而起。

  依托渤海国旧地,辽北大量的药材、木材、兽皮贩往中原。

  此地早已不是不毛之地。

  商贾闻风而来。

  唐民也落户于此。

  黑水女真渐渐走出深山老林,穿起了唐服,束起了头发,说起了唐言。

  而他们的下一代,也在各城池中读书习字。

  无论是女真、靺鞨,渐渐被人遗忘。

  如果皇帝在,郭崇韬断然不敢有其他心思,关键是皇帝老了,又不在中土。

  谁也不知道这条在黑暗中航行的巨船,究竟会驶向何方。

  “来人,将西边来的人全部除掉!”郭崇韬将太子的教令扔进火盆之中。

  “使君将自绝于长安乎?”幕僚小心翼翼道。

  郭崇韬冷笑道:“你以为太子就能赢?太子凭什么赢?”

  幕僚全身一震,“但也不该得罪太子。”

  郭崇韬低声道:“所以你应该做干净一些,辽北到处是野兽、生女真,出些意外很正常。至于中土发生什么,本将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经营好辽北,无论谁入主长安,都有本将的一席之地。”

  波涛万顷的广南。

  天下最关注长安的,就是王师范。

  从四大臣致仕时,王师范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很快,太子的使臣就到了他这里。

  不过他连拆开的兴趣都没有。

  他跟皇帝之间,名为君臣,实为挚友。

  王师范不会忘记当年被朱温逼的走投无路时,是皇帝亲自到平康坊请他出山,委以方面之任。

  唐末道德沦丧礼仪崩坏,但终究还是有人心怀大义。

  王师范当场叱道:“君父在外征战,臣子在内夺权,不忠不义不仁不孝,有何面目见天下人!我王师范断不与此人为伍!”

  使者羞惭无地,拱手而退。

  王师范的态度,基本就代表了整个岭南。

  天下三十一道,虽然不乏有观望者,但前有周云翼,后有王师范,引起了不少人的响应。

  持续五十年的战火,没人再想回到那个人肉为军粮的时代。

  反而是皇帝,这些年在中土免除田税,招抚流民,大赦天下,天下人早已对他归心。

  平时看不出什么,一旦天下骚动,就能见到人心所向了。

  百姓也许不知道这场骚乱因何而起,也不知道谁对谁错,但他们却无比怀念起皇帝。

  包括长安朝堂也是如此。

  越来越多的声音请求皇帝还朝。

  太子以阴谋而起,最大的优势是在暗地里。

  一旦明火执仗,他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他唯一翻盘的机会就是皇帝回不了中土……

  中亚的冬天远比中土冷。

  从罗荒野(西伯利亚)冰原上吹来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