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八章 大唐诸王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浙东一片祥和,安稳归唐,给闽地王审知起到了示范作用。

  唐末天下大乱,北方士人都避入闽浙,这也导致闽地中相当一部分人早就归心似箭,文人出自大唐,自然心向大唐。

  他们不断向王审知劝谏。

  但即便王审知想归唐,也要得到军中的支持。

  王审知没有钱镠这么拿得起放得下,一直在观望和犹豫当中。

  似乎还没有下定最后决心。

  现在顾全武组建江浙水军,留给王审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福建被浙东、江西、岭南东道三面包围,唯一所凭者只是武夷山脉隔断东西。

  但山川只能阻挡一时,不可能永远阻挡大唐前进的步伐。

  李晔派出三波使者,巡视福建,敲打王审知,告诉他大唐的目光已经对准了东南。

  王审知对使者客客气气,但绝不许他们出城,只让他们在福州城里活动。

  其实王审知的一举一动,李晔都清清楚楚,更清楚他想要的是什么。

  无非是舍不得手中的权力。

  此时的福建还在上升期。

  王审知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轻徭薄赋、开甘棠港发展海贸,远通海外,东洋南阳皆有涉猎,连大食国都有足迹。

  成为东南沿海最强大的海上势力。

  如果大唐还是乱世,以他的实力称王绝对够了。

  此人正是大唐最渴求的海事人才,所以李晔尽量想以和平手段解决。

  但王审知除了做生意,还编练士卒,购置军械盔甲,在山脉间修筑关隘城防。

  李晔有把握在陆地上平推了他,但海上实力就差远了。

  以目前形势,李晔感觉迫降王审知,只差一点点。

  或许他也在观望河北。

  “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若教阴朗都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功。”李晔念着奏表上的诗词。

  李巨川脸色一黑,赵崇凝更是怒不可遏,“杜荀鹤媚事朱温,全无节操,枉费圣人教诲,望陛下处斩此人,以为天下读书人戒。”

  杜荀鹤这人李晔有些印象,也是唐末科举的受害者,数次名落孙山,黄巢大乱起,索性回了池州老家,受到田頵的重视,引为幕僚,田頵为杨行密所诛,流落江淮,又被朱延寿纳为心腹,出使汴梁,结盟朱温,不知怎么的看朱温特别顺眼。

  后朱温攻占淮南,朱延寿投降,杜荀鹤就归附了汴梁。

  不过杜荀鹤在汴梁也没有受到重用。

  这首诗是韦昭度挖出来的。

  能送到李晔面前,肯定是跟赵崇凝通了气的。

  当然,韦昭度这时候弄这一出,也不是针对杜荀鹤一个人,而是对整个中原、山东的文人反攻倒算。

  “中原沦落朱贼之手三十余载,士民不知忠义,亦不知威仪,当此之时,可用重典,效法诸葛武侯治蜀。”赵崇凝大义凛然道。

  “中原屡经战乱,朱贼轻徭薄赋,若我大唐以苛法治理,岂不是连朱贼都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