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八章 吴越钱氏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银枪效节都、黑云长剑都,哪一个不是百战精锐?

  李晔回汴梁没两日,东南就主动来使者了。

  钱镠使者杨凝式送来浙东十四州的城图户籍,请求归附,钱镠甚至主动要求入长安闲居。

  李晔无比佩服钱镠的眼光,该争的时候,绝不犹豫,讨伐董昌,力拒杨行密,该降的时候,也不迟疑,现在大唐底定中原,下一个目标自然是浙东与闽地,刚动了念头,钱镠就来了,简直是心有灵犀。

  难怪历史上朱友珪也要称钱镠一声尚父。

  除了眼界与手段,钱镠的家教也是历来称颂,千年不绝,后世子嗣昌盛,为华夏提供了大量人才。

  其治理吴越,修筑海塘,疏浚内湖,苏杭的兴盛,正是从他开始。

  在唐末这个遍地衣冠禽兽的时代,钱镠简直是一股清流。

  在家训中主动提出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

  比王建之流不知高明了多少倍,也避免了子孙的灾祸。

  历史上的割据政权,能如钱家一般体面退场的没有几个。

  “恭喜陛下!”薛广衡、赵义存等近臣大喜。

  钱镠有这个心意,李晔也是非常高兴。

  免了一场刀兵。

  别人有情,自己也要有义啊,“加封钱镠为吴越王、中书令。”

  李晔心中大定,这还是第一个兵不血刃收复的地区,钱镠功劳不小。

  浙东回归,闽地也就不远了。

  历史上的闽国被南唐剿灭,现在的大唐国力是南唐的多少倍?

  果然,吴越归附大唐的消息传开,闽地的使者也到了,不过没有钱镠那般果断,似乎仍在观望。

  李晔倒也不急,就算王审知现在不降,等以后收复河北,天下彻底一统的时候,他还能观望吗?

  能少流血就少流吧。

  时间是站在大唐这一边的。

  就连河北李存勖也渐渐意识到天下大势滚滚而来。

  退回河北之后,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也是招抚流民,发展生产,毕竟内部不稳,也没力气争夺外面。

  黄河两岸恢复平静。

  不过很多人知道,这种平静只是短暂的,迟早有一天会被打破。

  大唐不收复河北,岂不是跟中唐一个局面?

  李存勖也不愿退回河东。

  更何况他手下的精兵猛将们也不愿意放弃到手的权力。

  河东以兵事起家,不可避免的导致武人力量过于庞大,各州的军政财全在将领手中。

  李存勖上位,秉承藩镇的老办法,还是藩镇之位封赏有功将领。

  如周德威平卢节度使,李嗣昭昭义节度使,段凝大同节度使等等。

  相当是在走中晚唐的老路子。

  现在因为面临大唐的强大压力,而团结一心。

  周德威、李嗣昭等大将忠心耿耿。

  但这种局面不会永远维持下去。

  或许李存勖也意识到了问题,采取的手段居然是以宦官和近臣为监军。

  等于又走上了大唐的老路子。

  李存勖仿佛怎么都绕不开这时代的魔咒。

  正如历史上他百战灭梁,仍旧重蹈了大唐的覆辙。

  即便李存勖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也没有能力改变,河东是武人主宰一切,没有将领们的支持,他这个晋王也坐不稳。

  而且,他本身也是武人。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