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八章 贼将休狂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景仁自投朱温之后,受到朱温极大的赏识,朱温常言:“使吾得此人为将,天下不足平矣!”

  王景仁以实际行动回报了朱温的器重。

  淮南剧变,王景仁突袭楚州,打开了淮南的北门,江淮大势已去。

  朱温回汴州,争夺魏博,南面大事,基本交到王景仁手上。

  无论从利益还是眼前现实考量,王景仁都不可能投降大唐,再说杨渥已经是大唐的郡王,这才是真正的不共戴天。

  寿州有四万精兵,在王景仁看来,足以抵挡李神福的六万大军。

  淮南城池之雄固,无出寿州之右。

  而只要寿州稳固,淮南的局势便在掌握当中。

  王景仁出身行伍,为人从不端架子,因此极得士卒的爱戴。

  听闻唐军南来,寿州众志成城。

  大战首先在淮河上爆发,刘存五千霍邱水军倾巢而出,试图封锁淮水,隔断淮北对寿州的支援。

  王景仁令部将台鄞拒之,台鄞正是台濛第三子,素习水战,投降朱温之后,便在王景仁手下听用。

  朱温对功臣宿将向来猜忌,但对王景仁从不怀疑,不仅让其收拢淮南降军,还给了募兵之权。

  刘存占据上游,因为兵力差距,淮水南北营寨、城楼不断有梁军投石机助战,刘存大败而归。

  台鄞是王景仁的心腹,刘存也是李神福的心腹,随李神福南征北战,他这一战败,便给淮南唐军蒙上了一层阴影。

  李神福挥军而上,扫除寿州南面所有梁军据点。

  不过面对坚固的寿州城,依旧没有任何办法,寿州先是被朱延寿经营七年,后朱延寿直接投降朱温,寿州没有丝毫损伤,王景仁坐镇寿州,经过不断加固,寿州已然是江南第一重镇。

  唐军数攻不下,军中逐渐起了流言。

  六万唐军,相继有李神福的水军、黄头军,刘知俊的天策右军,韩彦钊的禁卫左军,米志诚的润常军,柴再用的黑云长剑都。

  米志成建议先收取扬州,然后攻打楚、泗二州。

  刘知俊建议先攻打濠州,然后回攻寿州。

  不同于杨师厚的辉煌胜利,李神福投归大唐后,一直没有赫赫之功,甚至还没有刘知俊的名头响亮,军中有人就认为是李神福仅仅是凭借水军,填补了大唐的空白,才得享高位。

  而刘存的战败,也相当于打了李神福一耳光。

  争雄好强,在任何军中都存在。

  李神福对军心的摇曳心知肚明,不过,如果此战不能拿下寿州,就更不可能拿下其他三州。

  唐军一动,军心就跟着动了。

  寿州在淮水上游,无论攻取淮水沿线任何一州,王景仁的水军都可以顺流而下。

  李神福发布军令,不下寿州,绝不退还!

  令二子李承威领一万黄头军猛攻寿州,自己亲自督战。

  黑云长剑都指挥使柴再用积极响应,一同猛攻。

  当日之战,刀光映日,血火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