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六十四章 繁衍人口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化策推行之后,李晔把保甲制度也一并挪用过来。

  甲长和保长必须是精通唐言的唐人,负责教授百姓。

  李晔还兴建大量学堂,教化下一代,对此士子们最是积极,儒家在文化上保持着强大的扩张性,士子们对“教化蛮夷”乐此不疲,而百姓也渴望学习唐言迈入唐民阶级。

  不仅是赋税上减免,还有地位的变化。

  唐民在城内昂首阔步,走路都带着风,还能跟唐军将士说上话,官府有好处首先想到就是他们,分田分牛是他们,保长、甲长也是他们。

  群众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攀比心人皆有之。

  以前在吐蕃治下,老爷永远是老爷,奴隶永远是奴隶。

  但在大唐,奴隶也能一步一步爬到老爷位置。

  是以,冬天的河陇地区,到处都是咿呀学语声。

  当然,学会唐言只是第一步,还要经过官府的考核,比如上缴了多少牧税,开垦了多少良田。

  由于人太多,李晔专程制定了一个积分制,例如上缴一头羊为半分,挖两百斤矿石为半分,开垦一亩地为两分……

  所有劳动和建设都制定了积分,集齐三百分才能晋级。

  积分也可以换取官粮。

  这项制度刚推出来,就有本地大户赶着六百头羊进府衙。

  弄得府衙膻气冲天,当场熏晕了几个中土来的斯文士子。

  李晔不得已在城外专门修建了围栏收纳羊群。

  “陛下,臣建议把归化策散布到周边所有区域,吸纳丁壮!”李巨川建议道。

  河陇的问题跟关中一样,地广人稀。

  四十年前,论恐热的倒行逆施,以及连绵不断的战火,人口迅速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在之后一百多年里,河陇地区一直没有崛起新霸主。

  只有占据如今天唐府的角厮罗勉强抵挡西夏。

  后来还是大宋雄起了一把,收复河湟,还没捂热,金国崛起,靖康之耻。

  “明春使者奔赴各地,以吐蕃语、回鹘语、唐语广布天下!”

  乾宁三年,就这么安安稳稳的过去了。

  按照李晔的惯例,全军犒赏牛羊,包括辅军。

  唯一的例外就是泾原军,不仅分了比别人多的羊,还送了天唐府不多的酒。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行了,李晔并不是一根筋的人。

  李晔还给忙碌的士子们每人送去一头宰杀好的肥羊。

  整个冬天最辛苦的就是他们,所有地方事宜都是他们操办,西北的寒风,重铸了他们的精气神,以前不会骑马的,现在都会镫里藏身了,以前不敢拔刀的,现在刀弩不离身,野人土匪就像地里的韭菜,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割完一拨,又长出来一拨。

  就算没有野人和土匪,河陇的狼群虎豹也不是吃素的。

  这些猛兽是不会冬眠的,在山里找不到食物,就瞄准了村镇,甚至有狼群袭击马场的事件发生。

  李晔设置皇庄园林,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