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四十二章 一点苗头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上,王敬武死后,王师范十六岁继平卢节度使留后,平卢军头们自然不把他放在眼里,连唐廷也跟着添乱,委任崔安潜为节度使。

  谁也没想到,十六岁的王师范绝地反杀,袭杀军头卢弘,擒斩棣州刺史张蟾,驱逐唐廷的节度使崔安潜,坐稳了节度使之位。

  朱温攻打凤翔,鏖战两年,李茂贞通过宦官韩全诲矫诏加罪于朱全忠,令四方藩镇出师讨之,但四方藩镇没有一个敢出兵的,连李克用、杨行密都龟缩起来,瑟瑟发抖。

  此时平卢已经投降朱温,张浚挟诏书入平卢,王师范读诏书后痛哭流涕,说:“吾辈为天子藩篱,君父有难,略无奋力者,皆强兵自卫,纵贼如此,使上失守宗祧,危而不持,是谁之过,吾今日成败以之!”

  于是平卢军化整为零,扮作客商,潜入汴、徐、兖、郓、陕、虢、河中、华等等州城,准备给朱温来个全面开花,把朱温堵在关中。

  可惜谋事不密,平卢军的异动被驻守汴州的张归弁察觉。

  王师范仓促起事,只有刘潯偷袭兖州成功了。

  朱温令侄儿朱友宁攻打王师范,王师范求援杨行密,杨行密遣大将王茂章北进,斩朱友宁。

  后院失火,李茂贞交出昭宗之后,朱温大军回返,亲率二十万大军攻王师范。

  王茂章一看情况不对,扭头退回江淮。

  王师范被杨师厚打的没脾气,只能彻底投降,死守兖州的刘潯也跟着投降。

  平卢从此落入朱温之手。

  朱温得知是张浚在其中搞事,密遣牙将杨麟等五十人,灭其满门,只有其子张格逃脱,后来还在王建手下当了宰相。

  六年后,朱温篡唐,灭王师范满门。

  灭门之时,梁军在洛阳挖下大坑,王师范泰然自若,设大宴,与族人同坐,“死者人所不能免,况有罪乎!然予惧坑尸于下,少长失序,有愧于先人。”

  全族二百余口慨然赴死。

  当然,由于李晔的穿越,把大忽悠张浚捏在手里,两人的命运已经改变。

  淄青距离长安何止千里?

  王师范化名而来,足见他对大唐的情分。

  幸亏李晔一时兴起,翻了底卷,不然就错失人才了。

  王师范有勇有谋,文武双全,有儒将之风,不单是军头,治理平卢也甚得人心。

  若生在盛唐,少说也是一方将相。

  “把这个汪士凡提为进士。”当然,也有可能是李晔弄错了,只是个巧合而已。

  “此人文理不通,字迹潦草,提为进士,怕是其他士子心有怨言。”韦昭度出言阻止。

  只凭这个汪士凡能窥见李晔的图谋,就是不是简单之辈。

  “自古明君用人,不拘一格,岂能以文章论断人才?”开玩笑,堂堂皇帝,点个进士还怎么着?

  其实李晔觉得汪士凡除了字写的丑点,文章还不错,全都是干货,言简意赅,没什么骈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