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 细柳建城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张行瑾最先看到李晔,领着几个兔崽子前来迎接。

  多日不见,张行瑾稳重了很多,也干练了许多。

  “短短几天,你们就折腾出一座城起来了。”李晔笑骂道。

  张行瑾在李晔面前一点都不拘束,“全赖陛下运筹帷幄,我等不过是跑跑腿罢了。”

  明知是拍自己马屁,李晔还是忍不住得瑟,确实是他筹划,但兔崽子们也功不可没。

  人群忙忙碌碌,加上李晔穿的是寻常衣服,除了兔崽子,也没人认出他就是大唐皇帝。

  进城一看,有模有样,士卒区和居民区各占一半,房屋规划错落有致,既不显得拥挤,也不显得局促,游览了一圈,甚觉满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周云翼带着一个三十多岁文士模样的人过来,“陛下,此人名为元景成,细柳营能有此番景象,全靠元先生筹谋。”

  元景成连忙给皇帝施礼,看他施礼动作,不像普通士子。

  “元先生不必多礼,社稷衰微,朕得先生之助实在是上天眷顾。”李晔也拍起了马屁。

  再清醒的人,面对皇帝拍过来的马屁,也会心花怒放,元景成却始终面色如一,“能为大唐社稷做事,是草民的福气。”

  李晔见他举止有度,问道:“不知元先生是哪里人?观先生之才,绝非常人。”

  元景成眼神黯然起来,“草民原是万年县令,广明元年黄贼攻陷长安,草民不愿从贼,出城躲入山中,前几日见有人招抚流民,草民才出山,以区区薄才襄助诸位小将军建城。”

  李晔记得长安以朱雀大街东西分治,东归万年县,西归长安县。

  元景成如此年轻能成为天子脚下的万年县令,要么是家族荫蔽,要么就是有才能。

  判断一个有没有才能其实很简单,言行举止。

  不排除有人特别会演,但怎逃得过李晔的眼睛。

  很显然这个元景成是有本事的人。

  “如今天下藩镇割据,朕欲重振大唐社稷,请先生教朕。”既然是人才,李晔当然不愿放过。

  不过元景成神情很是犹豫。

  仔细一想,不难理解,大唐衰微至此,在绝大多数有识之士眼中,早已回天乏力,跟着李晔,无异于自寻死路。

  这其实也是大部分朝臣的想法,所以才会有人不断的勾结藩镇,其实就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由此可见,张承业、韩偓、赵崇凝这样的人是多么难得。

  李晔做了多年销售,察言观色是基本技能,“先生如此大才,怎么放任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他算是相当了解这时代读书人,高官厚禄没用,李晔手中也拿不出,只能用苍生黎民这样的大帽子框住他。

  果然,元景成拱手道:“草民区区薄才,只懂些安民治地之术,陛下既然不弃,草民愿肝脑涂地。”

  乱世里能安民能种田,就是天大的才干啊,李晔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