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节 乐不思晋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的齐国国君正是中原霸主齐桓公,齐桓公最大的一个优点便是唯才是举。当时,管仲刚刚去世,齐桓公正需要贤才辅助。当时的重耳呢,却是名声在外,素有贤名。其实,这个贤名,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是相对于他的兄弟们来讲,重耳是矮中取长,算可以了。至于本人有几多贤,笔者是嘿嘿而已。

  而一个人的名声,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比如重耳。他在齐桓公的心目中,便是一位贤才。对于求贤若渴的齐桓公来讲,重耳的到来,使他从宁戚、管仲、公孙隰朋等一干齐国贤臣先后去世的悲痛中稍稍振作了起来。他需要象重耳这样的贤人,在楚国不断崛起的新形势下,在自己已是年老体衰的现实中,他需要重耳来辅佐齐国,重振齐国雄风。

  是的,齐桓公太需要贤臣了,而齐国的贤人,貌似就在齐桓公时代都来过了,然后又如流星雨般划过齐国天穹,在齐桓公最后几年时,先后离世。不得已情况下,齐桓公甚至起用了被管仲认定为小人的易牙、竖刁等人。

  所以,重耳在齐国受到了最高礼遇。齐桓公是一位识人才的高手,当然在见到重耳之前,他的情报机构已经将重耳一行人的情况向他作了详细报告,所以齐桓公是“出郭而迎”。

  古代的城郭,分城与郭,城指的是内墙围起来的,一般是指宫城;而郭,指的是城市的外墙围起来的,也就是说,年迈的齐桓公为了迎接重耳,是到都城外面来迎接的。要知道,齐桓公在当时的地位那是不得了的,重耳在齐国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内心是感动不已。

  果然如齐桓公掌握的一样,在齐桓公看来,重耳虽已年长,但谈吐不俗,举止得体,气质非凡,志在天下。他更注意到,追随重耳身边的人,个个不俗,均为俊杰风雅之士,世之豪杰,具有出将入相之才。

  追随重耳的是哪些人呢?由于重耳一开始自翟国出走流亡非常仓促,我们都没机会好好介绍,除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的狐偃狐毛哥儿俩、介子推外,还有赵衰、先轸、贾佗、胥臣、魏犨、颠颉等人。当然,还有一位是中途偷了钱财逃走的头须。这些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后来晋国重臣。

  比如狐家两兄弟,掌管着晋文公三军中的上军,分别担任将佐,在后来的城濮之战中为晋国立下大功。赵衰,集谋士、战略家和政治家于一身,是战国时赵国君主的祖先。先轸,也叫原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城濮之战与崤之战中屡立战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元帅头衔并有着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魏犨,以勇力闻世,魏犨还是战国时魏国君主的祖先。贾佗,晋国后来称霸诸侯的“五杰”之一,关于治理国政。

  介子推因为死得早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