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节 两氏末时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料没有再记录中行寅和士吉射的最后下场,估计在齐国得到了一段时间的礼遇后,在郁郁寡欢中湮没于历史尘埃。但关于中行寅这位中行氏的末代宗主,史料记录了他最后的两件事。

  一件是他还在柏人城时,得知赵鞅亲率晋军正向柏人城杀来,心烦意乱,他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太祝简。太祝简,即中行氏家族一个叫简的家臣,专门为中行氏负责祭祀。中行寅怒气冲冲对太史简道:

  “你为我中行氏祭祀,一定是供神的三牲祭品不肥美,斋戒的心境不虔诚,以至激怒了鬼神,使我们家族处于灭亡的境地。我就不明白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害中行氏家族?”

  太祝简抬起头,看了看中行寅,不卑不亢回答道:“您难道真以为祈祷上天会造福家族吗?想当年,中行氏祖先桓子,仅有车十乘,但他并不嫌少,每天思虑的是修养德行,崇尚正义,唯恐有所过失。

  但您呢?拥有兵车数百乘之多,却不考虑修备德行,还嫌兵车不足。要知道滥造战船兵车,穷兵黩武,势必加重对百性的征敛;赋税徭役过重,必然招致百姓的怨恨和责骂。您的家族灭亡,不是因为祭祀的原因,而是因为民怨沸腾,人心向背!

  您只知道让我一人为您祈福,但您可知道举国上下都在诅咒您?您的家族已经难平万众怨恨,灭亡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如今却怪罪于我,我又有什么罪呢?”

  史载,中行寅听后羞愧万分。是啊,自己家族的灭亡,纯粹就是中行寅这位宗主贪得无厌之故,自己居然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归罪于区区一个太祝。这个故事,便是成语“亡国怨祝”典故。

  只是,此时的中行寅已经追悔莫及了,他必须逃离孤立无援的柏人城。

  公元前490年春,当晋军开始包围柏人时,为掩护中行寅和士吉射及时脱困,柏人大夫张柳朔主动留下抵抗。

  这位史上昙花一现的晋国大夫张柳朔是什么人呢?张柳朔,范氏家臣,因感恩范氏而自愿为范氏献身。这是怎么回事呢?范氏得势时,晋国许多士大夫都积极归附范氏,主动成为范氏家臣,这当然也包括张柳朔。

  范氏其中有一个叫王生的家臣,深得士吉射的宠信。士吉射曾问王生,谁人可以主政柏人城,王生推荐了张柳朔。士吉射有些意外,他知道王生与张柳朔有矛盾,于是便问王生:“他不是你的仇人吗?你居然还推荐他?”

  王生恭敬答道:“回主公,臣与张柳朔之间是私仇,主公问柏人谁可主政,这是公务。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天经地义,臣怎么敢违背呢?”

  士吉射非常感慨,于是便任命张柳朔为柏人大夫。张柳朔知道此事后,非常感动,他发誓一定好好干,以不辜负王生的举荐之恩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