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节 文公取地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决了阳樊征地难问题,现在看原邑。原邑是晋文公与赵衰亲自办在差,结果这里碰到了更大的难题。原来,赵衰去原城办理土地交割手续,而原城的守将是王族的姬贯,曾被封在原邑,伯爵,所以叫原伯贯。原伯贯曾是周王朝的卿士,但他在平定王子带的叛乱中因失败而受到了问责处理:收回其原邑封地。

  原伯贯本就一肚子火,现在见晋国佬来交割原邑,便放出谣言:“大家注意啦,晋国佬很凶哦,他们在阳樊还屠了城呢。”

  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老百姓都认定了:原来晋国佬这么狠毒啊,怪不得晋国很多是狄戎人来着,如果以后原邑属于晋国了,那咱老百姓岂不是要倒八辈子血霉了?

  于是,全城百姓同仇敌忾,拼死守城,不待见晋国使者。赵衰在城下,有理说不清,只好去见晋文公诉苦。晋文公一听:这乍整?真的打的话,那可是将来自己的子民哦。但如果不打的话,那这已经属于自己的土地,自己不稳稳拿住了,岂不贻笑大方?

  这些家伙,如果不给点颜色,还真叫寡人是病猫了。打下原邑,给那个原伯贯治个重罪,晋文公下定了决心。赵衰及时制止了晋文公的冲动,赵衰说:“主公,原邑百姓之所以不愿归晋,是被谣言所害了。如果我们表示出足够的诚意,让原邑百姓知道主公你是非常讲信义的,那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到时原邑之地一定会顺利交割的。”

  晋文公问:“怎么个表示诚意法?”

  赵衰道:“我们公开对原邑军民讲,我们等三天,三天后如果原邑还真的不愿签订协议,那我们就不要原邑了,直接回晋国。”

  晋文公便听了赵衰的话。于是,两边都知道,三天为期限。到了第三天,晋军所带来的干粮都吃得差不多了,而这个时候,由于晋军一直未攻城,而阳樊那这的消息也已传来,晋军根本没屠城,反而是让阳樊的人民自己决定去向,所以谣言也慢慢不攻自破了。于是,原邑中便有人偷偷从城里跑出来对晋文公说:“我们原邑的百姓现在都知道晋军其实并没有在阳樊屠城,都知道被原伯贯这家伙给骗了,所以很多人愿意归顺晋国了。”

  晋文公说:“我们既然说过以三天为期限,现在三天既然已经到了,那我们便要遵守诺言,马上便退兵了。”晋文公下令退兵。这下子,原邑百姓真的对晋文公刮目相看了:原来,晋侯真的是讲信义的很啊,这样的有道之君,那正是咱原邑人民衷心拥戴的。于是,史上以一种最奇怪的方法结束战争的现象出现了:一边,入侵者正在退兵;一边,守了三天的守军纷纷跑出来求入侵者:你们别走了,我们投降了。

  原伯贯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情形,知道再谈什么强做钉子户已经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