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卷卷末总结_诡秘:迷雾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终于写完了,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不是满意内容的质量,而是所有需要做出的尝试部分都得到了有效反馈,这卷的问题还是有不少,对于一位新作者,还是先说说写作本身:

  我在设定大纲时就有预期,《迷雾城》这本书注定不会火。

  最开始熊大哥连签约都没什么把握,根本没想到会被编辑小哥看中。

  那时的编辑小哥,一定没想到这本书有多坑。

  因为这本书在设定内容框架时,就完全丢掉了足够成熟的套路模板,以兴趣作为驱动,让我选择不断尝试适合自己的创作形式,尽量达成我写得舒服,大家也能接受的状态。

  写作过程中,比起内容从高往低受的倒金字塔式叙事结构,反复变化的写作风格应该更劝退人。

  在整个第一卷中,我尝试了说明文、散文、诗歌多种体裁的手法。

  有时候当成我日常给领导写的汇报ppt,强调并包装结果,精简化流程化过程,预留槽点,用互动达成反转,从而再次强调结果的形式。

  这种形式说不上好。

  预设的互动点因为读者基数不足,没有发挥足够好的效果,只剩下繁琐和槽点本身,可以说是失败的尝试。

  所以我给与了降级,修改成说书的形式,模拟与听众互动,自己来引发部分预设互动点。

  但效果吧,还是一般。

  果然,任何尝试都离不开大基数用户群体的反馈。

  发现很难从读者角度收获数据支撑,我就大胆了不少,在正文里穿插诗歌来调整叙事节奏,衔接剧情时尝试舞台剧里内心独白的方式渲染情绪,呈现结果时用说明文纲目分总,叙述举例等手法精简信息结构。

  比如描写洛蒂的父亲爱德华时,我就用了极其模糊的侧面叙述,导致很多朋友直到明确揭晓结果,还不知道他们的父女关系。

  类似的尝试有很多。

  写完这一卷,我大概找到了大家能接受,自己也舒适的写作方式。

  至于前面各种尝试留下的问题……

  嗯,就这样吧,残缺也是一种美,对吧

  嘿嘿,说完写作本身,再说说故事本身:

  《迷雾城》这本书是在《诡秘之主》的原有世界观上进行延展和深入开发,从没想过要魔改,更没有套层诡秘的皮去写爽文。

  这是原著真爱粉的自觉。

  合理性和趣味性是创作过程中取舍的关键。

  最早做设定时,熊大哥其实做了两种开头,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其中一种经过删减的版本,按原本的设定,亚瑟在出生后并不是立刻外出进行“神战遗迹”旅程,而是留在迷雾城里,消化掉前面几个序列的魔药,以完整序列3的位格开始旅程。

  这里有4万多字的日常剧情,偷偷给家族提供助力的洛蒂,灵偶艺术馆的海瑟薇,齿轮工坊的赛西,“忏悔者监狱”的监狱长,丧心病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