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章 叶家的劫难_港综:龙在香江,只想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过,虽然他心中有疑问老板是怎么知道这些神奇的公司,但千言万语最终变成一句话:“老板,我知!”

  就是未来一年亚洲龙的投资方案定下了基调。

  港股以期约的方式看空恒指,今年不看个股。

  米国那里提前大半年资金潜伏起来做空米债,剩余的资金用于价值投资。

  “展博,华业银行的股份现在收购怎么样了。”蒋天恩重新点燃一支香烟。

  方展博当即介绍道:“老板我现在通过壳公司加上自持已经拥有了对方14.5%的股份。”

  一说到这几人又开始兴奋起来。老板暗中吸纳对方的股票虽然没明说具体事由。

  但聪慧的他们已经猜出老板的用意,那就是并购一家银行。

  开银行是每一个金融人士的最终梦想。

  能合法吸储,利用他人的钱放贷赚取利差,这种钱是最安逸的!

  香江本地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一些本地企业家开始创办银行,以满足市场需求。最早的本地银行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成立于1865年。此后,香港本地银行的数量逐渐增多,其中包括渣打银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等。

  到了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正是香江人口规模急剧扩增的年代,单一的汇丰和渣打等银行已经不能满足民众需求。

  于是银保监放宽银行开办的特许牌照。

  那时民间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就连原来的地下钱庄摇身一变洗白上岸。

  华业就是这样的例子。

  放开牌照虽然刺激了银行业但这也造成了为了吸储各个民间银行私自调高利率。

  为了收支平衡又把钱放给一些高风险项目。

  结果可想而知。

  又在经历几场金融危机下那些草根银行纷纷破产。造成了严重社会动荡。

  于是七十年代后,香江银监会就不在民间发牌照。

  破产一家注销一家。

  于是经过几十年的并购、破产。

  除了那些外资、中资大银行。

  本土民间银行只剩下二十八家。

  华业银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民间银行里能排进前五。

  在本港拥有大大小小储蓄网点五十多个。

  主营商业贷款及抵押贷。

  市场估值一百二十亿港币。

  其中叶胜家族占股34%是大股东及董事会主席。

  中天保险的黄天占股15%是第二大股东。

  其余52%。在市场流通!

  大奇迹日之前股价为32元每股,在经历挤兑风波后,股价跌至10元每股算是腰斩了一大半。

  按照港股要求,一旦持有目标股5%就必须披露股东信息。

  一旦披露市场便知道有人要进行收购活动了。

  届时股价将会飙升。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花费。蒋氏集团一直是通过几个壳公司来进行秘密吸纳。

  待七个壳公司持有量均达到5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