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六六章 寻找信心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每个工人的工钱基本上都可以养活一个家庭。

  “辅成啊,你只看到表面,要知道为了养活这些工人,华族需要向福州输送大量的物资。而我华族之所以能够解决物资的问题,那是因为我们实行了包产到户。减少了中间剥削环节。土地上产出的粮食除了百姓自己食用的之外,全都进入了流通领域。再加上我们对外贸易的顺差大部分都换成了粮食,才能够保证这些工人正常开展工作。”

  管晏对华族的运作模式越加的熟悉起来。说白了,华族能够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到官府的手中。

  这种集中是通过改变分配方式得来的,而不是依靠压迫和剥削。

  他知道董良为什么一直坚持推行土地改革。

  这其实就是缩短了粮食从产出到百姓嘴中的流通环节。

  流通的环节越短,就越加的高效。

  以前的土地也是这么多,种地的也是那些人。只是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佃农。

  生产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进入地主的手中,而这些地主喜欢将粮食存在自家的仓库中。

  另外,按照满清的政策,南方的粮食要填补北方的粮食空缺。

  这就导致有大量的南方粮食运送到北方去。

  长途的运输会损耗掉大量的粮食。

  最终的结果就是粮食普遍不足。

  现在华族将这部分粮食都给省下来了。

  董良来到炮台之后,自然要通知炮台的负责人。

  负责马尾炮台的守备司令名叫李德仲,以前是教导队的王牌爆破手。

  在西表岛的时候就跟在董良的身边学习炮术。

  后来周成国在福州城的中洲岛上组建炮兵学院,李德仲还去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官。

  现在他虽然担任马尾炮台守备司令,但是还是会去炮兵学院给学员们上课。

  “哎呀,元首啊,您来炮台,也不说一声呢。”李德仲呆在董良身边的时间很长,他知道董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见到董良之后嘻嘻哈哈的,没个正形。

  可不是每个人都敢在董良面前这样。你在一个上位者面前越是随意,说明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颇高。

  李德仲这样其实是在做给手下的人看的。

  他是准备向手下展示自己在元首面前多熟悉。

  董良哪里不知道李德仲的那点小心思啊。

  他笑着拍了一下李德仲的肩膀道:“我就是要来看看你小子是不是偷懒了。马尾炮台是可是福州的门户,是我华族政治中心的最后一道门户。我得来看看是不是所托非人。”

  李德仲赶紧拍着胸脯说道:“元首啊,您就放心吧,我们炮台守备队的训练一刻都没有停歇。这不您给咱们弄了新家伙嘛,我正带着人捣鼓呢。”

  “走吧,我就是来看看你们的新家伙的,前面带路。”

  华族的铸炮技术在董良的指导下突飞猛进。

  以现在的钢材性能自然是做不出后世那种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