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二六章 福建战场(二)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手换成了王小虎,这个乡下男孩已经用武力在少年班获得了其他人的肯定,风头盖过了卓浪的“海盗四人组”。

  “卓浪,你知道咱们的主炮射击一次需要多少钱?一根炮管一共可以射击多少次,换一根炮管又要多少钱?另外,咱们为什么要将城墙给轰倒,这座城马上就是我们的了,将城墙轰倒又得花多少钱去修缮?”

  郭有这次难得说了很多的话,听起来是有些唠叨。

  不过卓浪能够从中听出一些门道来,这就是战争中的成本控制和效益。董良在算术课上曾跟他们讲过法国皇帝拿破仑的事情。

  他说这个人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而这个人最擅长的其实是数学,每次出征他能够将行军所需要的东西给计算的清清楚楚。

  当时的欧洲军队行军主要的军粮还是面包,而他们携带的大都是麦子,这样方便保存,这就需要在行军过程中寻找磨坊,将麦子加工成面粉。

  拿破仑将行军过程中能够将需要的磨坊的数量都给计算得清清楚楚。

  1797年,年仅28岁的拿破仑从11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法兰西科学院数学部院士。他对自己能够当选为数学院士感到非常自豪,总是把这个头衔签在他的命令或文告中。

  拿破仑曾说: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发展,才能展现出它国力的强大。

  董良将这些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少年班的学员们,图书馆中也有一些记录此人的书籍,卓浪就曾认真拜读过。

  不过卓浪更喜欢19世界大英帝国传奇海军将领纳尔逊。他的理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带领华族舰队杀进英吉利海峡。

  不过华族距离他的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甚至都还没有离开东海,而华夏历史上,海军最远也就才到非洲的东海岸。

  想要达到他的目标,还有很多步要迈出去,不过他还年轻,他相信他能够等到那一天。

  就像先生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董良还为华族的少年编写了一篇歌谣,就放在小学堂的教材之中: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少年班的学员每天早上跑操的时候都要喊着这歌谣跑,卓浪此时想到了将来的事情,不自觉的脑海中就闪现出了这歌谣。

  卓浪恭敬地向郭有行礼,郭有说的没错,如果只想着如何射击得更准、更爽,那么他只能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