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7章 掘黄河大堤?_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可法算是被鞑子的残暴给吓住了。

  这些个满洲鞑子,都占了北京城了,还本性不改,又是圈地,又是占房,这种敌寇貌似还真比流寇凶得多——流寇再凶也是杀些士绅,可这些鞑子看这架势,是不把天下人给杀光,都不罢休啊!

  所以,眼下的“荷兰”人史可法,是一脸郑重地站起来朝朱慈烺道。

  “太子殿下放心,有老夫在,流寇断然不能肆虐中原!”

  “好,好!”

  朱慈烺连说两个好字,然后示意,史可法坐下,随即,一声长叹道。

  “尔等不知啊,鞑子凶猛……”

  “鞑子确实凶!”

  “是啊,这些鞑子可比流寇凶多了……”

  朱慈烺这句鞑子凶猛才出口,高杰等人纷纷附和,黄得功也一脸的沉重,喃喃着道。

  “鞑子这么凶,想守住中原,也是着实不易啊!”

  “所以,本宫的意思是,要在中原,高筑城,广积粮!”

  朱慈烺说道。

  今年大明朝的粮食比往年能够宽裕一些,首先是登莱二府的减租减息,以及一体纳粮的执行,使得朱慈烺手上可以收获两百万石的粮草!

  二则是,江南不再需要向北方送数百万石的漕粮了。

  说起来,明朝把京师设在北京,真是一个昏招。

  不管有多少理由,都是如此。

  朱棣迁都京师,从理论上来讲,没有错,但他错在,并没有限制京师的人口发展,限制城市规模的增大。

  朱棣可以把京师设在北京,但把北京建设成那么一个,只消费,但不产出的中世纪超级大都市,就万万不可了!

  因为,在明朝时,北方已经无力供养得起北京这样的大都城了!

  把北直隶的血吸干都做不到!

  在中世纪时,供养这么一个人口百万的大都市,消耗着实是太大了。

  在直隶一带无法承担这个大都市的吸血时,大明朝只好每年从江南运漕粮入北京,而漕粮又使得运河河运地位不断上升,为了保漕运,以至于淮河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使得数千亩良田无法耕作,连中都风阳,老朱家的祖宗皇陵,都比不上漕运重要。

  至于周遭的百姓嘛?

  那就更可以忽略不计了,毕竟那可是北京,为了供应其所需的粮草物资,死再多人,花费再大,也是需要做滴……

  数百万石的漕粮,从南方跨越大半个国家,辗转数千里,运至北方军事重镇北京后,竟然不是用来养兵的。

  而是用来养活居住在北京城内的百万小市民!

  几百万石漕粮,足够十几万大军,还有其军属长期在边境戍边了!

  可这些粮草,却用来养活大明朝廷,养活百万对拱卫边防没有任何作用的小市民,这不是昏招,什么是昏招?

  而如今,随着大明朝的南迁。

  大明朝成功地从北京城这么一个只消费,不产出的大都市上面解了套,而后来接了这个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