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领先几十年的先进经验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有被安慰到。

  估计应该是背后八卦自己被撞见,心虚了。

  平时这样的投稿都是由林为民、姚淑芝等人登记初审之后再分到编辑部的老编辑手里,由他们二审看看是否可以交由主编进行终审,林为民今天这样的做法属于特例。

  回到办公室,姚淑芝罕见的主动拆起了读者来信,这让林为民心中稍感安慰。

  不得不说,领|导安慰人的方式总是高屋建瓴。

  回到办公室,林为民一脸喜气,看得姚淑芝不解,刚才还一脸苦大仇深呢,怎么这么一会儿就雨过天晴了?

  工作索然无味,直到林为民再次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如果单纯以文笔和叙事来看,于华的这部作品对比刊登在《当代》上的其他作品仍显稚嫩。

  林为民喜道:“谢谢主编!”

  林为民点头,“确实有欠缺,但这也正是可贵的地方。您还没看过他之前投的稿子,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进步是非常大的。”

  想到这里,林为民拿着投稿信就去敲响了覃朝阳的办公室门。

  等了二十多分钟,覃朝阳的目光从稿子上抬起来,思忖片刻后说道:“写的确实有几分灵气,但还是有点稚嫩啊!”

  林为民打开投稿信,于华并没有如他上次在信上所说的改稿再投,而是写了个新的作品。

  “你放心。都是自家人,小说没问题的话肯定会发表的。流言的事你也不要急,可能就是哪个看过稿子的人对角色太过喜爱,把对角色的那股热情套在了伱的身上,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覃朝阳一锤定音的说道。

  再次回到办公室,他喝了一口茶,表情尽是悠闲,看得同事们万分不解。

  他将心中的烦闷放下,恢复工作状态。

  前楼的传达室,时不时的就有各地电台来送钱的电话,林为民的心情再次美丽了起来。

  覃朝阳接过投稿,问道:“有什么特别吗?”

  主任您得给我出头啊,卫老……总编那您说话是最有力度的,您得帮帮我。”

  这次仍是一个短篇,作品名叫《星星》。

  说完提着包就往外走。

  “好,既然你看好,那就把这位作者叫过来,改稿子!”

  林为民明白,如果单纯以于华现在的水平,距离进京改稿还稍有差距,覃朝阳之所以答应,完全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林为民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辽东人民广播电台播讲的《悬崖》已经在三天前结束了,这个月时间林为民一共接到了全国各地126通要求播讲《悬崖》的电话。

  明明上次投稿时写的还乱七八糟,这次投稿居然就变得有模有样了,他之前不过是给于华做了一次批注而已。

  国文社每天来往的信件是以三四位数来计算的,邮箱的利用率非常高。

  “主编,这封投稿信想让您帮着看看。”

  这些电话都是先联系的辽东电台那边,然后得知了电台和林为民的约定,主动给林为民打来的电话。

  一开始一通电话就是五十块钱,可随着电台来电越来越多,很多都是市一级的电台、甚至还有厂办电台,经费有限,总是在电话里哭穷,林为民只能忍痛将稿费标准一降再降。

  这一个月时间下来,林为民通过《悬崖》这部小说的播讲,共计获得了稿费3860块钱。

  算上辽东人民广播电台最开始的五十块钱,林为民光从这一个月的小说播讲上就赚了3910块钱。

  自己这也算是后世所谓的IP开发了吧?

  领先几十年的先进经验啊!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