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28章 诺贝尔文学奖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那就是《李建国》下部的故事该如何书写。

  按照上部书中的时间线,看起来是必然要写到未来时期的,这样的内容是极其难以把控的。

  因此有不少同行都在嘲笑林为民是自找苦吃,那些喜欢林为民的读者和评论家也不禁为他担心。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李建国》上部好歹是基于现实,质量有目共睹,但下部的根基却完全是基于对于现实的推演和想象上,这种创作方式太容易受人诟病了。

  毕竟未来还没有发生,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对于未来的想象,要把这样一个未来世界描绘出来,并且还要受到无数读者的认可和肯定,难比登天。

  现在,《李建国》下部终于发表了,大家也看到了。

  故事风格没有变化,时间线推进到未来,许多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违和感,反而沉浸其中,随着人物的悲欢离合而动情不已,早已忽略了故事到底是发生在现在还是在未来。

  等到读完了整部书,这些人才恍然察觉。

  此前大家担心的情况并未发生,林为民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创作手法将发生于未来时间线的故事处理的丝丝入扣、入木三分,仿佛那些事情就是发生在当下,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这种功力令人心生叹服。

  第10期《当代》在十月上旬发行上市,《李建国》下部一部五十多万字的大部头,普通读者看得快也得需要四五天时间才能看完,若是有的读者没什么时间、看得又慢,可能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得能看完。

  读者们的反应林为民暂时还未受到,《李建国》的书稿完成之后,这个月他难得轻松了一段时间。

  这天他下了班回到家中吃完晚饭,刚陪女儿玩了一会儿便被嫌弃,他只好转头去陪陶慧敏。

  夫妻二人看完电视,洗漱后上床睡觉。

  午夜时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警醒了睡梦中的林为民夫妻俩。

  他心头一阵悸动,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夜晚的来电。

  上次林为民这个时候接到电话,是石铁生父亲离世。

  林为民脑海中闪过了石铁生、万先生……一连串的脸庞闪过脑海,他的动作却未停,按捺下心中的忐忑,他拿起床头的电话。

  身旁的陶慧敏见他迟迟不出声,只听着电话那头的人在说话,脸色沉静,不时的应上一句,她不由得脸色忧虑手轻轻的攀上林为民的胳膊。

  “好,我知道了,谢谢。”

  挂断了电话,陶慧敏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林为民脸上露出笑容,“没出什么事。是好事,得奖了。”

  “得奖?”陶慧敏迟疑了一下,然后立马反应了过来,她虽然对文学不太感兴趣,但这些年耳濡目染,多多少少也对一些奖项有所了解。

  “诺贝尔奖?”她不敢置信的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