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03章 推上神坛(白银盟加更四)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李建国》这部小说的影响力还仅仅是局限于文学范畴内,哪怕文学界、评论界讨论的欢,媒体上经常有相关文章出现,那也是针对小说本身的内容。

  可《人民日报》这篇评论文章的出现仿佛是吹响了一声进攻的号角,连着多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经济日报》等多家重量级媒体上均出现了关于《李建国》这部小说的文章。

  而且这些媒体所选取的视角也脱离了文学范畴,他们从历史、政治、经济、民生等多个角度去剖析这部小说,就是不从文学本身出发,搞的林为民看到这些报纸上的内容一度怀疑这小说到底是不是自己写的。

  卧槽,这句话还有这层含义呢?这个人物代表的是这个群体?这段情节表达的是这个历史事件?

  老子牛逼!

  这些媒体对《李建国》的解读让林为民有了一种小说提前上了教科书错觉,虽然教科书他早就上过了。

  不管怎么说,一大批重量级媒体的关注实实在在的让李建国这部仅创作了一半的小说成了整个四月国内最火热的热点新闻之一。

  《当代》被成功卖脱销了,销量破了500万份,印刷厂那边都快来不及印刷了。

  读者们纷纷写信请愿,要求国文社尽快出版小说,在群众强烈的呼声之中,国文社也不敢怠慢,编辑们加班加点的编审校对。

  到了下旬的时候,办公厅方面突然联系上了国文社,邀请国文社到人民的会堂去举办作品研讨会。

  国文社接到通知第一反应是懵,办公厅什么时候还管小说办作品研讨会的事了?

  这很显然又是特殊对待,估计肯定是哪位大领导特殊关照过的。

  林为民有好几年没正经办过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了,这回他本来并没打算搞这种形式,可办公厅都通知了,你不配合配合,立马就显示出一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尴尬来,那不是得罪人嘛。

  搞吧,不仅要搞,还得搞的场面大一点,人家可是把场地都给找好了,场面不隆重一点也配不上这场地啊!

  得到了消息的文协上赶着凑了上来,替国文社出人出力,不用他们张罗就邀请了一堆文学界泰斗。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表现出善意,林为民和国文社总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

  五一之前,《李建国》上部作品研讨会如期在人民会堂燕京厅举行。

  研讨会主持人是副职领导,多位尚书级领导参与了会议。会上不仅请来了国内多位文坛泰山北斗,还有如今正活跃在文坛上的知名作家、评论家和专家学者,规格盛况空前。

  会议现场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程摄录,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研讨会召开期间,朱相莅临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当天晚上,《新闻联播》上出现了朱相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