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4章 轰动米国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4章轰动米国

  十一月份匆匆而过,月末这一天,林为民收到了一份从米国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本书和一封信。

  书是《金陵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样书,信是章纯如写的,感谢林为民在这部作品创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林为民翻开书,除了序言和结语,全书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共十个章节,第一部分的五个章节讲述的是章纯如的采访过程和对金陵大屠杀经过的还原,第二部分写的则是大屠杀后发生的事。

  全文英文内容并不影响林为民的阅读,他仔细的阅读着书中的每一个字。尽管书中的很多内容他都了解,但当它们汇总到一部这样的著作中时,带给人的震撼还是无比强烈的。

  这就好比后世所有人都知道抗战时期泥轰对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但当人们真正参观了金陵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时,还是会为之震撼、悲痛、愤怒。

  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会淡化感受。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书,林为民怀着沉重的心情拨通了章纯如的电话。

  一上来,他并没有说客套话,而是直接问章纯如:“章女士,你这部作品我希望能引进到国内来。”

  章纯如有些意外,解释道:“我这本书是写给米国人和那些不知道金陵大屠杀的外国人看的。”

  “我知道你的初衷。其实一开始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也觉得这是本写给外国人看的书。

  可最近几天我仔细的阅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或者说是我进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一直以来,国内都没有放松对抗战历史和金陵大屠杀的国民性普及,我们的孩子从上初中开始就接触这些东西。

  可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恰恰出现了问题。

  因为我回忆我所接受到的教育,除了那些少人问津的历史学术研究资料、那些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和描写抗战时期的文艺作品,我所看到的关于那个年代真实记录却少之又少,专门讲述金陵大屠杀这个事件的著作更是少的可怜。

  所以我觉得,十分有必要将伱这部作品引进到国内来,让国内的读者们也能看到。”

  听林为民说完,章纯如理解了他的意思,说道:“我倒是没什么问题,这也是一件好事。”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说完引进作品的事,章纯如说道:“林先生,谢谢你了。”

  章纯如之前给林为民邮来的是《金陵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样书,这本书现在还未在米国上市,但最近章纯如却发现了在一些米国知名的文学杂志和报纸上出现了她这部小说的广告和软文。

  一开始她以为是出版社在帮她做宣传,可后来跟跟编辑聊起来才知道,出版社宣传是宣传了,但并不舍得花钱,宣传经费能覆盖的媒体远不如现在所展现的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