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46章 林为民文学思想放光芒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不仅是为了利用压低自己来捧林老师,也算蹭一波热度,林老师的作品发表,历来热度都是高的吓人。

  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对比,肯定有不少读者会对《活着》感兴趣的,兴许能提振一下《活着》的销量。

  而且实话实说,于华觉得,自己可比林老师厚道多了。

  《活着》最起码结局还留了个福贵和他的老黄牛,林老师是真狠啊,主角全家一个不留。

  之前他看小说看到中后段时,一度以为老石头会在欧阳一家的温暖之中获得生存意志。

  如果是这样处理的话,其实也是不错的。

  于华还设想过,干脆让老石头在在获得了生存意志之后,再给他来个意外死亡的结局,他还为自己这个想法沾沾自喜,觉得这是个很有黑色幽默的想法。

  但林老师写书往往就是那么独特,于华看到的最后结局是,老石头在人生的最后关头获得了欧阳一家的温暖,他看到了人生的美好,也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但依旧慷慨赴死,毫不留恋。

  这个结局让于华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他想到了自己给福贵设计的那个结局,福贵最后和老黄牛相依为伴,他将一切看的平淡,活着的目的不再是追求一切外物,也不再是追求一切形而上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本身。

  他曾经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设计,生命的无常、无所得、无所谓尽都包含其中,有一种佛家所言的大彻大悟之感。

  可在《明天别再来敲门》里,老石头的选择却让于华看到了另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妙。

  那是一种遇见了生命的美好与人性的善良,也看过了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悲喜后的释然和洒脱。

  那不是佛家无我的境界,而是无所畏惧追求本我、真我的炽烈。

  我爱我的家人,哪怕前方是无间地狱或者无尽深渊,虽九死而不悔。

  此真乃,烈性男儿!

  看完整部小说于华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这部小说让他想到了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让他想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

  但他觉得,《明天别再来敲门》在某些地方要比这两部作品设计的更加巧妙。

  它没有一味的写“情”,它甚至刻意避免去触碰这个话题,可林老师却用一个出神入化的结局将“情”字这个隐藏的主题升华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样的饱满炙热,如同一捧缓缓流动的岩浆,让深陷其中的读者全然无法抵抗。

  于华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在看完小说之后,与他的感受应该是相同的,哪怕他们没有办法说出来,但共鸣一定是一样的。

  欣赏完自己的大作,于华又阅读起了其他几篇文章的内容。

  跟自己的文章比起来,其他几人的立场就要理智的多了,通篇分析着小说的创作手法和作者的各种构思,夸是真的夸了,但于华觉得这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