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6章 院线电影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阵痛,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各地电影发行公司各自为战,全国院线一盘散沙,电影市场鱼龙混杂。

  林为民提出了“贺岁档”和“贺岁片”这个宣传概念,人家是领导,动动嘴就可以,但下面的人,不跑断腿是不可能的。

  自从于东到了文华影视之后,公司人员迅速膨胀到了12个人,多出来的这些人,全部都是负责宣传和发行的员工。

  这些人都是于东在一年多的工作时间里,与各地发行公司、院线打交道结识的,一下子笼络到这么多人,也令文华的几位元老对这位新来的总经理刮目相看。

  能码人,也是一种能力。

  从电影定档到宣传,再到上映,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于东带着几个发行人员跑遍了国内的各大城市。

  以前在燕影厂的时候,他们搞发行就是卖拷贝,一杯酒一个拷贝,能卖多少拷贝,全靠发行人员的酒量。

  现在情况不同了,公司要的是票房分成,前两年电影改革刚刚实施,政策利好,分账比例基本由片方与院线自行商定,6:4开是常态,长期放映的电影后期分成比例可能会进行调整。

  但在1995年确定引进10部进口大片后,这部分进口片按照制片、发行、院线三方35:17:48的比例分账。

  也就是在今年,《红樱桃》等国产影片也开始根据同样比例,实施票房分账。这次的分账比例确定,对于具备发行能力的电影公司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但对一些单纯从事制片的电影公司来说,却有很大的影响。

  文华影视虽然创建时间不长,但与燕影厂关系密切,制片、发行两项产业环节,紧紧的攥在自己的手中,并不影响收益。

  《甲方乙方》是文华影视主控的第一部院线电影,也是于东当上总经理后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一个多月时间,他带着几个员工跑遍了国内20座大中城市,胃差点喝出血,与20个省、市多家院线签下了合同,给《甲方乙方》的放映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

  这要是程凯歌或者章艺谋的电影,压根不用费那么多事,各地发行公司和院线得抢着来跟于东签合同。

  《甲方乙方》首映的这天,于东人在湖南,他刚跟CS市电影发行公司的何总喝完一场大酒,身上酒气熏天,身边跟着的下属张贵友也没好到哪里去。

  送走了何总,于东和张贵友站在路边打了一辆出租车,刚上车开了没多远,车子停下,于东踉跄的从车上下来,蹲到路边吐起来没完。

  出租车等的不耐烦,张贵友只能先付了钱让出租车离开。

  他给于东拍了拍背,等他吐得差不多了,才扶他起来。

  “于总,感觉怎么样?”

  “没……没事。”

  刚才的酒局,张贵友喝了半斤多白酒,于东至少喝了一斤半,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