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 入手四合院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也有限,不可能一次性全都收购,所以都得慢慢排着。房子想套现,没那么容易。

  殊不知,林为民不讲价,纯粹是因为一个后来人的不落忍,一想到未来这四合院的价格翻了成千上万倍,他就对李立冬他们家倍感同情。

  第二种还好,过些年运气好赶上房子拆迁能分到钱。

  都是平头老百姓,选择第二种和第三种做法的是最多的。

  现在这年头信息不流通,房屋买卖并不容易。燕京城这两年往外卖房子的并不少,反而是买房的人不多。

  李光复意外的看了林为民一眼,没有说话。

  所以李立冬他们家能碰上林为民这样一个痛快的买主并不容易。

  有李光复这种熟人在,双方先拟了一份买卖契约,林为民交了定金,约好了周一去房管局办手续。

  所以说啊,甭管什么年头,最吃亏的永远是老实人。

  李光复立刻明白了,林为民这是给自己的面子,他心下感动,“林老师,谢谢您了。”

  看了一圈房子,林为民觉得这房子整体还是比较符合自己的需求的,距离朝内大街六七里地,骑着自行车二十分钟就能到,上班还算方便。

  房主们当然不干,这年头一般就是三种对策。

  房子收回来了,却还要赔钱。

  “谢我做什么?我还得谢谢你了,给我介绍了一个好房子。”他拍拍李光复的胳膊,继续说道:“这些天我打听了不少往外卖的院子,有的一两千块钱就能拿下来,可那样的房子光是修葺少说也得两千块钱。这回多好,买个省事的一步到位。”

  最坏的结果就是去找房管局,房管局那里收房子,200块钱一间。不托人的话大概也能卖出这价格,但就指不定得排到什么时候去了。

  林为民跟李光复打了个眼色后,开口询问道:“李大哥,您这房子打算卖什么价钱?”

  “五千块啊……”林为民沉吟着没说话。

  林为民就听编辑部的同事说过,有一家已经落户陕西的,不想回燕京了,托人卖房子,结果出价最高的就一千二百块钱。

  李立冬看了一眼李光复,犹豫了一下,“五千块?”

  林为民笑着说道:“那成啊,就五千块钱。”

  李立冬还以为自己要高了,笨嘴拙舌的还想说两句话,“林老师,我家这房子保持的还是挺好的,去年才刚修过,您住进来也不用怎么修,家具都留给您。”

  李立冬家的家具多是酸枝木和鸡翅木的,保存的比较完好。李立冬还特意提了一嘴,他们家吃饭的那一套八仙桌和椅子是黄花梨的。

  从李家出来,李光复问道:“林老师,刚才您要是讲讲价应该能讲下来不少。”

  地理位置就不用说了,什刹海不算是一等一的位置,但后世属于燕京的旅游景区,周边环境不差。

  去了海外奋斗一辈子,好不容易攒了点钱打算衣锦还乡,结果发现一辈子赚的钱连当年卖出去的房子都买不下来。

  他现在不缺钱,讲价的那点钱,就当是买个心理安慰吧。

  周一,林为民特意请了个假,跟着李立冬和李光复一起到房产所办买房的手续,五千块钱付出去,什刹海那处四合院的房契也到了林为民手中。

  三天之后,李立冬家搬出了四合院,将钥匙交到了林为民的手中。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