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23章 先发优势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禁让刘燕明感到焦急。

  任豪沉吟着说道:“现在参与到电视剧制作领域,要说赚钱是没问题的。不过国家还没放开这一块,也只能是跟电视台合作。”

  “伱这么优秀的导演,才60岁就退休,早了一点,谢导他们都七十了还拍作品呢!”林为民说道。

  今天是林为民请客,他叫来了汪硕、冯晓刚、郑小龙和海晏,另外还有两位客人,其中之一是央视的导演任豪。

  林为民今天做东请的是任豪和刘燕明两人,其他几人的职责主要是负责陪。

  汪硕和冯晓刚经营好梦公司,跟刘燕明有业务上的往来,刘燕明还投资了两人一部电视剧,叫《好梦献给你》,准备挂靠在燕京电视台制作。

  “林老师,您好您好!”

  所以在最近,我们国文社也成立了版权运营部,主要业务是代理作家们的作品版权,与一些制作公司合作开发影视项目……”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刘燕明痛快的点了点头,“没错。我开广告公司,跟全国不少电视台都有过交流,现在各地电视台求剧若渴,而且经过这几年广告商大力投放广告,电视台手里都有钱,不像以前了买电视剧也能出的起价,我认为未来电视剧是个很不错的投资领域。”

  汪硕介绍道:“为民,这位就是海闰的刘总。”

  林为民微微颔首,夸奖道:“刘总有眼光!”

  郑小龙跟刘燕明同样有渊源,刘燕明最早是在出版社当临时工,1983年的时候著名报人周沙尘先生创办《老人天地》杂志急需人手,刘燕明得到了机会,历任《老人天地》记者、编辑、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等职务。

  “来来来,先坐,先坐。”

  刘燕明听到林为民这话,心头一惊又一喜,惊的是林为民的人脉,这种涉及到文化、宣传领域的改革消息都能提前一年知道。

  客人到齐了,海晏很有眼色的安排走菜。

  任豪笑着摆摆手,说道:“不一样了。以前是缺人才,现在年轻人都上来了,我这个老帮菜不能挡着大家的路。”

  在国文社的职工们讨论着新成立的版权运营部的时候,林为民也在为版权运营部的业务而忙碌着。

  昆仑大饭店。

  能结识林为民这样的人物,刘燕明自然求之不得,大喜过望的答应了今天的饭局。

  刘燕明刚听到这话时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林为民那是什么样的人物,能请自己吃饭?

  见到任豪,林为民亲切的跟他拥抱了一下。

  海闰成立的前三年,是以广告代理为主,之后介入了广告制作,扬子电器、燕舞收录机等广告都是海闰广告一手打造的经典案例,刘燕明近两年也凭借着海闰广告的出色发展成为了燕京传媒界有头有脸的人物。

  果然,片刻后便听林为民说道:“我在国文社工作,刘总想必知道吧?”

  等汪硕跟他聊过之后,他才知道,原来是汪硕跟林为民关系不错,听说了刘燕明现在要进军电视剧制作领域的事,想找他聊聊。

  刘燕明是个富态的中年男人,一进屋眼睛里没看别人,奔着林为民就来了,热情的伸出了双手。

  他是1934年生人,今年刚刚退休。

  大家听完这话摸不着头脑,统计通讯方式肯定是为了方便联系作家们,但对于版权运营部的工作内容,大家还是没有任何了解。

  而且刘燕明还听说了在去年的沪上国际电影节上,林为民可是贡献了好大的力量,又是请评委、又是抬升交易额,还听说林为民把电影节的一些官员骂的狗血淋头,这帮人也不敢还嘴。

  如果能跟这样的人合作,对于刘燕明和他的海闰公司来说,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心中转瞬便确定了想法,刘燕明哈哈笑道:“林老师果然是手眼通天,就冲着您这份人脉,也没有干不成的事!”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