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21章 小说就够我赚的了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销量,干脆将《时代周刊》上的报道全文转载到了自家的报纸、杂志上,不征求意见、不付稿费的那种。

  “好。”

  1994年第9期的《时代周刊》,林为民登上了米国版、亚洲版和欧洲版三个版本的封面,关于他的报道也刊发在了这三版刊物当中。

  海晏笑着打过招呼才坐下,喝了口茶,林为民问道:“你今天怎么有空上我这来了?”

  林为民感兴趣道:“哦?那我可得好好看看!”

  海晏这次终于确信,脸上荡开了笑容,“真的啊?我以为您跟我开玩笑呢!真要是入选了布老虎丛书,我还鼓捣什么电视剧啊小说就够我赚的了!”

  他对自己的认识很清晰,他从来不是什么作家,当年写《便衣警察》的时候完全是个门外汉,要不是被林老师捡到,小说连发表都不可能。

  这些年他在昆仑大饭店干的风生水起,压根就没在文学创作上用什么心思。

  林为民笑道:“那么惊讶干什么?布老虎丛书又不是什么世界名著,这套丛书强调通俗性和故事性,我看你这部小说就不错。”

  “科技的力量嘛!等明年安上了我给你演示。”

  不少民营资本看到了电视剧行业的潜力,也介入到了电视剧制作领域。

  作家的书入选了布老虎丛书,一年半载之间,少的赚了几十万,多的甚至赚了几百万,布老虎丛书的“造富速度”现在早已闻名国内文学界,让无数作家艳羡不已。

  “海闰公司吧?”

  林为民的语气犹豫,海晏心头一紧。

  这两年,国内的电视剧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主要是电视台广告营收蹭蹭的涨,电视台有钱了,买起电视剧来自然不手软。

  闲谈之间,自然少不了要谈到海马工作室那批人。

  海晏去好梦的时候就听汪硕说林为民很不看好他们的公司,现在听他这么说,哈哈一笑,说道:“也是个广告商,也给央视做广告,硕爷说是吃饭认识的。人家生意大,现在看准了电视剧赚钱,打算投资。”

  不过现在国家还没有放开民营资本进入电视剧制作领域,现在这些民营资本还只能跟电视台合作,喝点汤。

  孙姐领着人进门,林为民看到来人,有些惊讶,“海晏?来来,坐。”

  “这互联网有什么好的?你那么着急?”陶慧敏问道。

  林为民兴冲冲的给中国电信打了个电话,却被告知得等到明年1月才能落实民用服务。

  前几年,拍电视是个赔钱的买卖,而且基本只有电视台、制片厂才有资格干。

  “行。现在果然是当了领导了,都知道低调了。”

  林为民又点了点《警察本色》的剧本封面,“你这剧本,不会也打算是试水电视剧制作领域吧?”

  一周之后,海晏再次来到识住小院。

  等《便衣警察》拍成电视剧播出之后,他爆得大名,得到了领导赏识,便专心干起了本职工作。

  快半年时间,公司接了好几个广告,几十万块钱轻轻松松进账。

  这年头,国人随便在国外弄出一点动静都是为国争光,更何况林为民是接受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周刊的专访,而且还是登上了封面。

  《时代周刊》拥有米国版、亚洲版、欧洲版和南太平洋版,每期的内容差异不大,但在关注热点和封面人物上会稍有不同,报道内容也会有一些不同。

  “哪个棒槌那么没眼力见啊?”林为民问道。

  接过书稿,林为民说道:“你不找我,还能找谁呢?”

  “还没想好,我打算拿给小龙,看看他要不要,不要我再想别的办法。”

  林为民的表情不置可否,海晏能当饭店经理,自然是个机灵人,忙问道:“您有什么想法?”

  林为民说道:“确实是有个想法……”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