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7章 又有谁配拿呢?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7章又有谁配拿呢?

  理查德·斯坦格尔作为记者,素养很高,但在看林为民时仍不免带着一些欧米国家特有的眼光,而林为民则轻松的用玩笑话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采访进入到后半程,随着与林为民越聊越多、越深入,理查德·斯坦格尔感叹道:“今天的素材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可以写个系列报道。”

  “你们要是有版面的话,我倒是不介意。”

  理查德·斯坦格尔笑了起来,“问你一个实际点的问题吧,我特别关心‘希望工程’这件事。《一个都不能少》在米国发布的时候,新闻宣传阵势不小,我听说基金会也因此募得了不少来自米国的资金。”

  “没错。这件事要感谢罗杰,就是FSG出版社的老板,为了宣传我这部小说,他煞费苦心,不仅是宣传了小说,也顺便把‘希望工程’这个概念带到了西方世界。”

  “能说说这件事的源起吗?”

  “当然可以……”

  林为民将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希望工程成立的前后讲给了理查德·斯坦格尔,还讲了希望工程成立至今所取得的成绩。

  理查德·斯坦格尔不禁惊叹:“短短几年时间,建造超过1600所学校?惠及超过百万名失学儿童?”

  林为民沉吟道:“排斥倒谈不上,我只是想寻找能够相对尊重我意愿的合作者,而不是老板。”

  理查德·斯坦格尔感到万分好奇,他接过书,让林为民将那段话指给他看。

  《末代皇帝》《触不可及》《霸王别姬》……

  “只是一小撮人,但那一小撮人往往就可以影响沉默的大多数。”林为民说道。

  “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基金会是个成长中的基金会,如果有机会的话欢迎你去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去看一看我们的希望小学。”林为民发出邀请道。

  “你的作品如今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的香饽饽,但根据我搜集的资料,你对跟好莱坞合作似乎并不热衷,甚至似乎还有些排斥?”

  可偏偏在自己采访他时,他说出了这件事,这就是采访和新闻的奥妙。

  理查德·斯坦格尔顺着林为民的话自然而然的问道:“所以,正是因为这种理念,你才会不遗余力的帮助理查德·耶茨实现他出文集的遗愿?”

  没有人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圣经》马可福音3章27节。

  “夸张了一点。”林为民神色从容他淡然的继续说道:“我们不能把《霸王别姬》的火爆当做单一的事件来看。”

  “我们中国人经常说,天时、地利、人和,这都是事之大成不可或缺的元素。

  “你的不少作品我都看过,极具改编价值,好莱坞绝对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的,我觉得《追风筝的人》就是个不错的选择。”理查德·斯坦格尔饶有兴致的建议道,“这部话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