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不贩猴票白来了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局。

  “谁买整版邮票来用啊?我这是集邮。”

  “是啊,您看看别的吗?”

  一夜无话。

  曲小伟带着他来到另一家邮局,这次终于有了,也不多,就一版,剩下还有一些零散的。

  此时宿舍中没有动静,焦运典正在伏案疾书,郭育稻在看书,而黄宗翰跟他一样不见踪影。

  这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在西单大街上就已经出现了商场,之后的一些年里出现了福德、益德、惠德、厚德、福寿和临时商场等商场,建国后公私合营,就成了燕京老百姓口中的西单商场。

  “同志,你们这里有今年刚发行的庚申猴票吗?”

  这点钱儿,就是买今年刚发的“庚申猴票”也买不了几版。

  在这个时候的龙江省农村,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施展开。

  第二天早上吃完饭,林为民询问过宿舍几位大爷的意见,几人想去天安门看看,一来一回没有少说也得半天时间,林为民一看还是算了,让几位大爷自由活动,他拉上了身为燕京人的曲小伟。

  穿越这一年他早就看开了,什么穿越不穿越的,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

  曲小伟纳闷儿,“为民,你不说要买点东西吗?”

  “集邮?”

  集邮这种收藏爱好在国内是从五十年代兴起的,庚申猴票发行当年并未引起国内众多集邮爱好者的重视。

  林为民失望的出了邮局,他望了望天。

  吃完了饭,有些学员三三两两的在D校里闲逛,有些则回到了宿舍。

  他今天出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燕京城里熟悉熟悉环境,寻找寻找发财的商机,至于买猴票,那是搂草打兔子。

  “燕京现在哪最热闹啊?”林为民问。

  八十年代全国大多数的农民不过刚吃饱了饭,可有些人却已经在追求比吃饱饭更高的境界了。

  林为民打定了主意,明天出门去逛逛,先去邮局扫荡一圈猴票再说。

  林为民一想也对,80版猴票的发行量还是比较大的,不可能刚出来不到一年就买不到。

  林为民摸了摸兜,二百八十块钱其中有一百二十块都是他写小说挣来的稿费,剩下一百六十块是他四年下乡攒的钱。

  对穿越到八十年代的人来说,不去买几版猴票,都对不起穿越这一回。

  最贵的时候,单枚猴票的市场价高达一万六千元。

  人跟人不一样,两个大爷跟讲习所大多数学员一样都有着官家身份,焦运典是西陕县文化局干部,郭育稻是文化馆创作组成员,包括在外面闲逛的黄宗翰,人家也是编辑出身。

  “嗯。”林为民郁闷的应了一声。

  不应该啊,这玩意难道现在就这么火了?

  “为民,伱要买庚申猴票?”曲小伟问。

  林为民将一版猴票包了圆,猴票的面值是八分的,一版有八十枚猴票,六块四毛钱,总共花了九块钱。

  这年头公交车车少,发车时间间隔很长,索性两人出来的早。

  “我来这看看热闹,等会咱们出去买东西。”

  现在自行车最便宜的好像得一百二十块,还得有自行车票,等手里钱宽裕点的时候,一定要弄一辆,要不然去哪都得搭公交,一等等半天,太不方便了,林为民心中想着。

  曲小伟看了看林为民身上的破衣烂衫,对此深表怀疑。

  林为民用近似于神棍的语气对他说道:“信哥的,你有钱也买点。”

  曲小伟撇撇嘴,“我买那玩意儿干什么?有那个钱我买几本书好不好?”

  林为民没再劝,他就想看看若干年后这孙子欲哭无泪、追悔莫及的表情。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