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7章 《南海十三郎》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南亚等粤语地区,反而在内地没什么市场和受众。

  今天温能邀请林为民看的剧目是《再世红梅记》,由粤剧剧作家唐涤生创作,改编的是明朝周朝俊的《红梅记》。

  “画栏风摆竹横斜,如此人间清月夜。

  愁对萧萧庭院,叠叠层台。

  黄昏月已上蟾宫,夜来难续桥头梦,飘泊一身,怎分派两重痴爱?

  不如彩笔写新篇,也胜无聊怀旧燕,谁负此相如面目、宋玉身材?”

  边欣赏着台上优美的唱段,温能边给林为民做一些科普。

  林为民听到“唐涤生”这个名字有点耳熟,转念一想,便想了起来。

  这不是南海十三郎的徒弟吗?

  见林为民对唐涤生感兴趣,温能又给他科普了起来,林为民越听越觉得有意思,连戏都顾不上看了。

  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誉镠,唐涤生是他的弟子,二人均是粤剧剧作家,这师徒二人所创作的《寒江钓雪》《心声泪影》《梨香院》《七十二铜城》《女儿香》《落霞孤鹜》《紫钗记》《帝女花》等作品均是粤剧当中广受欢迎的热门剧目。

  相比弟子唐涤生,江誉镠的人生经历更加传奇,而他的生平事迹也在两广和香江等地广为流传。

  林为民在后世看过谢君豪演的《南海十三郎》,讲的便是南海十三郎江誉镠的传奇一生。

  江誉镠出身豪门,父亲江孔殷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他虽家世显赫,却是个情种。

  年少时江誉鏐因为太过调皮捣蛋被学校退学,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将他送到香江读书。在香港,他遇到了令他心动的莉莉。他对莉莉一见钟情,为了她甚至不惜放下香江的一切,与她一同远赴上海。

  此后,他便销声匿迹了两年。两年后,他重新再出现,却是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家人想知道,他消失的这两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可任凭谁问,他都缄口不提。

  而这段经历便是日后他的成名作《寒江钓雪》的灵感来源。

  回到香江后,江誉镠沉迷粤剧,但每每听到台上名角唱曲时,他都要摇头,台上的名角薛五哥被他搅得心神不宁,二人却也不打不相识,成为了至交好友。

  此后,江誉镠凭借《寒江钓雪》一炮而红,成为香江粤剧界的金牌编剧。

  名声大噪的江誉镠吸引了很多仰慕者,唐涤生便是其中之一。

  两人的结缘源自于戏剧创作,江誉镠的创作风格与众不同,他在思考词曲时往往需要助手协助,找了很多写手都跟不上他的想法和速度。

  偏偏唐涤生就能做到,唐涤生因此被江誉镠收作弟子。

  江誉镠是个戏剧天才,唐涤生也不遑多让,师生相得仅一段时间,江誉镠不想让唐涤生一直活在自己的阴影之下,埋没了才华,对他恶语相向将他撵走。

  离开江誉镠后,唐涤生果然迅速在粤剧界崭露头角,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