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0章 这可是另外的价钱!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摆摆手,说道:“《八里情仇》还没发呢,不能算。”

  “《八里情仇》质量不俗,放在这里绝对没问题。”

  两人一唱一和,立刻引发了在场众人的兴趣。

  大家都听的出来,两人讨论的很显然是作品质量和影响力,他们提到的前四部作品都已经出版或者发表。

  尤其是已经出版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废都》三部作品,无论是从销量还是从影响力方面,都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佼佼者。

  《最后一个匈奴》现在上下部发表完毕,质量同样不俗,如果京扶的《八里情仇》真如林为民和贺启智所谈的那样,这恐怕还真就是中国文坛的一段佳话。

  “哈哈哈!‘陕西文坛东征五虎上将’这个提法好,陕西真是人才辈出啊!”贺振邦朗声说道。

  韩晓慧也跟着说道:“回去的文章标题有了,就叫《陕军东征》。”

  林为民爽快的举起一杯酒,“韩记者这个标题起的好,当浮一大白!”

  众人共同举杯。

  两天后,一篇标题为《陕军东征》的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第二版头条之上。

  “1988年,陆遥用三册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震动了中国文坛。1990年,程忠实六年磨一剑,带给中国文坛一部《白鹿原》。

  三年之后,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陕西文坛几位实力作家的作品在1993年春天的这个时间点,齐齐汇聚在了燕京。

  贾平娃的《废都》、高剑群的《最后一个匈奴》、京夫的《八里情仇》。这三部长篇,据说一部比一部分量重,都有雄心问鼎中国长篇小说创作最高奖雁冰文学奖。

  巧合的是,这五部作品都发表、出版于国民文学出版社。

  这一次三位陕西作家的力作登陆燕京,震动了燕京文坛,被首都评论界称为‘陕军东征’。

  陆遥、程忠实、贾平娃、高剑群、京扶等五人也因此被称为‘陕西文坛五虎上将’……”

  《陕军东征》这篇文章并不长,仅有不到两千字,先是抛出了“陕军东征”和“陕西文坛五虎上将”这两个概念,然后又着重介绍了《废都》《最后一个匈奴》和《八里情仇》这几部长篇小说和创作内幕。

  因为是发表在《光明日报》这个国家级媒体上,而且还是二版头条,《陕军东征》发表之后,立刻在燕京文学界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紧跟着,数日之后,《文艺报》也跟进做出了相关报道。

  然后便是国内各地的地方媒体陆续报道,尤其是SX省内的多家报纸,对自己人在燕京引起的这一场舆论狂潮进行不遗余力的报道。

  1993年的春天伴随着《废都》的热卖,“陕军东征”这个文化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国文坛。

  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之内,“陕军东征”和“陕西文坛五虎上将”这两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