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56章 人艺变迁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部经典话剧,早已是“功勋级”的编剧,要论历史地位的话,仅在“建院三老”之下,跟欧阳山尊他们这一批人是一个级别的。

  于是之当了人艺多年的第一副院长,如今终于功成身退,不过虽然卸下了身上的行政职务,但演员这层身份他还没放下,以后还可以在人艺发挥余热。

  人艺的新任第一副院长叫刘锦云,经常协助万先生写剧本,林为民自然熟悉他,不需要介绍。

  “一个多月前,我带着锦云去燕京医院拜见了一下万先生,征得他老人家的同意,由锦云出任人艺的第一副院长。”

  自人艺成立以来,只有一任院长,就是万先生。

  哪怕近些年来万先生已经不理俗务,但出于尊重,院长的头衔仍旧挂在万先生的身上。

  人艺只有第一副院长,当然了,这个第一副院长跟院长的职权并无二致。

  于是之退休,力推刘锦云接班,万先生欣然同意。

  这不仅是因为看好刘锦云,也因为于是之这么多年对人艺的贡献。

  于是之早年是人艺创作组组长,现如今人艺的一大批中坚导演、编剧都是他当年担任创作组组长时发掘的。

  那个时候人艺大力的招兵买马,人才辈出,人艺的创作组号称“小文协”。

  他担任第一副院长的这些年,工作也是尽心尽力,为人艺推出了大量优秀的剧目,劳苦功高。

  “万先生这几年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于是之感叹道。

  “是啊,毕竟那么大年纪了。我现在也是偶尔去他那坐一坐,聊聊天。”林为民道。

  好长时间没来人艺,今天一来,见到了很多老熟人,挨个打了个招呼,林为民的心情很愉悦。

  不过他也发现少了不少熟悉的面孔,一打听才知道,全都是奔外面的世界去了。

  林为民跟于是之玩笑道:“以前你还怪我拐跑光复,这回怎么样?光复这叫有先见之明。”

  李光复就坐在隔壁桌,如今他已经是燕京城赫赫有名的“三李”,身家千万,今天得着消息,主动来参加于是之的欢送宴,让老头儿很是感动。

  听到林为民的话,李光复转过头来。

  “这么些年不演戏,说起来还真挺怀念舞台的,说不定过两年我就回来了。”

  于是之被他这话哄的高兴,“你要是回来,可得央求林为民给写个本子,要不然配不上你的身价。”

  周围众人哄堂大笑,食堂内一片欢乐。

  人艺出去的人才里,李光复算得上是有成就的。

  几年的时间里便折腾出了千万身家,再见到老同事们,自然免不了要承受大家的恭维、玩笑,又或者是挖苦奚落。

  对比李光复引起的复杂观感,提起韩壮壮大家的情绪就比较统一了,只有艳羡。

  这几年韩壮壮接连演了《红高粱》《本命年》《秋菊打官司》等电影,现在已经成了拥有国际知名度的电影明星。

  大家都是演员,韩壮壮虽然出了人艺,但干的还是老本行。

  老同事们聚在一起,少不了要提起那些不在场的人。

  欢送宴吃到一半,大家逐渐放浪形骸,有的人开始挨桌窜。

  好几年不见的冯远征过来给于是之和林为民敬酒,林为民看到他笑着问道:“小冯,什么时候回国的?”

  “林老师,我去年回国的,于院长好心,又让我回来演戏了。”

  于是之说道:“小冯是个好演员,在西德没白留学,不回人艺演戏可惜了。”

  这年头出了国再回国的人可以说是百中无一,身边真要是有这样的人,大家少不了要传点闲话,大多是“肯定是在国外混不下去才回来的”这一类的话。

  林为民却鼓励道:“回来就好。出去一趟,也算是见过了世面,长了本领,当然要回来为人民服务。”

  冯远征感激敬了林为民一杯酒。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