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章 编辑的工作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品的高度,但用“崭露头角”来形容是绝不过分的。

  “看来以后啊,组稿可没那么轻松了。”

  “嗯,这个态度还不错。”

  玩笑了一会儿,大家又开始认真工作。

  “累是肯定要比以前累的,谁让咱们杂志受欢迎呢?想想去年刚成立那会儿,不比现在累?”

  最开始创刊的时候,编辑部收到的信件并不多,几百封而已,可当时人手太少,连组稿、审稿、发稿都是问题,哪有空去理会读者来信呢?

  现在,情况有了变化,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等于用稿量一下子增加了一半,这无论是对社里还是对编辑部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林为民现在会每天专门抽出两个小时来处理信件,不是他不想多抽出时间,而是因为即便他每天专门处理这些信件,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处理得完的,还耽误了工作,还不如就这样慢慢来。

  林为民苦笑道:“我可谢谢你了。”

  之前这工作是小姚负责的,有了林为民,小姚解放了,林为民完全继承了她在编辑部的大部分打杂工作。

  林为民不再去研究从老作家那收来的稿子,他来到办公室的一角,这里堆满了读者们的来信。

  直到后来人手充裕了一点,才想起来处理。

  小姚突然提到林为民,说道:“可惜了为民,要是没进我们编辑部,也是稳定的供稿大户。”

  好家伙,这读者属实是有点不当人了,直接从三个月一期干到一个月一期,伱就不怕编辑部集体猝死?

  即便是有了专门处理信件的人,编辑部的来信依旧是越来越多,办公室角落里的只是一部分,真正的大头都堆放在社里现代部的秘书办公室,规模只见增多,没见减少。

  看完信,他铺开一张信纸,简短的给这位名叫刘全斌的读者回了一封信,大意就是编辑部已经注意到了广大读者的呼声,正在酝酿进行改版,明年年初就将会有好消息通知大家。

  信的主要内容是夸奖上期发表在杂志上的《惊心动魄的一幕》,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内容,这种没有实际内容的信件是不需要回复的。

  “谢谢主任,我一定好好干!”

  可惜林为民进了《当代》编辑部,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这属于行业内的潜规则,以后林为民的稿子,如果没有意外情况,不会再出现在《当代》上了。

  当初国文社举全社之力办《当代》,都是社里各个编辑部组拿出最好的稿件,在编前会上极力推荐本部组编辑的作品,都希望通过《当代》把所编的书在出版前就介绍给读者,每次编前会开得都很热闹。

  柳荫抖了个机灵,把大家逗的哈哈大笑。

  再撕开一封来信,是要求订阅的,这个是金主爸爸,得简单回复一下。

  还有地方杂志申请和《当代》建立联系的,这个林为民可做不了主,回头攒几封交给覃朝阳这个主编处理吧。

  有的来信还想改编发表在杂志上的电影和电视剧的,这个主别说他了,主编都做不了,直接转交作者吧。

  忙忙叨叨两个多小时,来信内容五花八门,终于到了下班时间。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