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8章 三剑客,失其二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妨碍西川的高兴。

  朦胧诗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已经逐渐有出版社愿意出版诗人们的作品,包括《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在前些年还刊发过舒婷等人的诗作,但国文社所代表的意义毕竟与众不同。

  作品能够被国文社出版,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作者被主流文学圈所接受,也代表了作品的质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受到了认可。

  “这次叫你过来,主要是听说海子的那些遗作都是由你在整理,所以我们国文社要出版他的作品,离不开你的帮助。”

  西川说道:“海子走了之后,本来是一禾和我一起负责他那些作品的整理,其实主要是一禾在做这个工作,他为了这件事呕心沥血,我真没想到他会走的那么突然……”

  西川说到这里时,脸上的表情满是落寞。

  他和海子、骆一禾感情甚笃,而且每个人都是才华横溢,他们共同投身诗歌运动,在朦胧诗没落的八十年代中后期,用他们的才华为这个诗派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后朦胧诗时期的代表人物。

  可谁也想不到,三剑客在几个月时间之内就走了两人,而且都是英年早逝,这对于西川的打击可想而知。

  等他从低落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又对林为民说道:“国文社能够出版海子的作品,是一件大好事我相信他的要是知道了也一定会高兴的。不过这件事还得知会他的家人一声,回头我跟他们说完之后,麻烦社里和海子的家人沟通一下稿费问题。”

  “一事不烦二主,伱一并帮我话递过去吧,稿费标准可以按8%版税分成来支付,至于印数暂时还确定不了。”

  西川听到要用版税分成来支付稿费,心中一喜。

  诗歌因为体裁特殊,所以在发表或者出版时,稿费标准往往与小说、散文等相差甚远。

  国文社要给版税分成就跟诗歌的字数或者行数没有关系了,而是要按照印数来分钱,这对于作者来说当然是有利的。

  “林老师,我代海子家人谢谢您了。”西川起身给林为民鞠了个躬。

  海子出身农村,自小便是十里八乡的神通,后来更是以十五岁的年龄就考上了燕大,83年毕业分到了中国政法大学。

  人生本应该一片光明,家人对他寄予厚望,却想不到他会以那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海子走了,但他还有身在农村的父母。

  他的诗集如果能够出版,所获得的收益也能够帮助父母安度晚年。

  “没什么可谢的。我们出版人家的作品,难道还能不付稿费吗?”林为民笑着说道。

  然后他又带着西川来到了诗歌组的办公室。

  “莫老师,这是诗人西川。这两年海子的那些诗作都是他在整理,这次我们要出版海子的诗集,我特地请他来给我们当个顾问,以后诗集的事就交给你们俩对接了。”

  介绍了莫文铮和西川互相认识后,工作也交代好了,林为民便准备回办公室。

  走到门口,他正碰见李新从办公室出来,见到林为民,李新道:“林老师,我正要找您呢!”

  “怎么了?什么事?”林为民问道。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