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2章 这人可以交心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护士,去年年底刚怀孕。

  一提到这个话题,冯晓刚忍不住咧开了嘴,“快了,大夫说差不多就这个月底,或者下月初。”

  “恭喜了,回头孩子满月我去随个份子。”林为民笑道。

  “谢谢,谢谢!”

  冯晓刚一脸感激在林老师这里,他总是能感到那种平等的尊重和关心。

  快九点的时候,林为民带着石铁生先离开了,他身体不好,今天熬到这个点已经是破例了。

  来的时候三个人,走的时候就剩俩。

  林为民回头看了一眼,于华此时已经进入“陆地神仙”之境,飘飘欲仙,想来这样的场合他已经盼了很久了。

  林为民推着石铁生出了饭店,现在已经是九月,燕京的天气已经凉下来。

  这会儿是晚上,天边一轮残月,更是凉爽。

  “这个夏天可算是熬过去了!”石铁生感叹道。

  他长年累月的坐在轮椅上,夏冬对他来说都不是好季节。

  “有花堪折直须折。”林为民说道。

  “这段时间是要多出来走走,燕京的秋天啊,真是太短了!”

  两人说着话,上了车。

  饭局过后的两天,林为民得到了石铁生的消息,说他和程西米商量过了,同意买台电脑。

  林为民给王晓波打了个电话,王晓波没用一个小时便出现在了编辑部。

  “怎么来的这么快?又不是什么要紧事。”

  “最近刚辞职,闲在家里也没什么事。”王晓波说道。

  王晓波的效率很高,那次跟林为民说完后回去就辞了职,最近已经正式开始了自己自由撰稿人的生涯。

  王晓波在电脑方面有些造诣,石铁生和于华要买电脑,找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林为民将在楼上的于华叫了下来,让他给王晓波说说电脑的具体要求,他也说不上来,“能运行软件打字,保存下来就行。”

  “行了,什么也不懂,装的还头头是道的。”

  林为民将他扯到一边,对王晓波说道:“你看着给他们弄个配置吧。”

  王晓波点头,“没问题。那什么时候去中关村?”

  林为民看了一眼手表,“现在去吧,这会儿正好有时间。”

  两人准备结伴去中关村,于华跃跃欲试要跟着,林为民道:“去什么去?小说没写完,整天就想着出去玩。连个配置都说不清,你去能帮上忙?”

  于华被训了一顿,不敢回嘴,心里不满,说的好像你去了能帮得上忙一样。

  建国前中关村里只有二十几户农家,乱坟堆一丛丛伫立着。随后,八所大学相继崛起,这条马路终得名“学院路”,中国科学院的第一批科研院所也在此建成。

  短短十年时间里,“科学城”和“大学城”并立,中关村成为了全国知识人才最密集的地区。

  1980年,一个叫陈春先的教授级研究员在赴米国硅谷考察后大受震撼,回国成立了中关村第一个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