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9章 你不拿,我怎么拿?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白鹿原》办作品研讨会以壮声势,林为民无奈只能让编辑部开始四下联系各路文坛前辈和评论家们。

  “哎呦!《尘埃落定》年前刚来燕京办完研讨会,《白鹿原》又要来,真是不让人活了!”

  办公室内柳荫打了几个电话就开始放歪话。

  祝昌盛调侃道:“你这个话要是让别的刊物的同行听到得气个半死。人家的刊物一年也不见得能出个值得举办研讨会的作品,我们刊物这两个月连着举办研讨会,你还不知足,这叫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作品研讨会不是需要达到什么硬性条件才能举办的活动,但通常都是有一些潜规则的,比如,要举办研讨会的作品至少得是引起了广泛谈论的作品吧?至少得是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吧?

  这些潜在的软规则看似不起眼,实则卡掉了99%刊物发表作品举办这类研讨会的机会。

  作品知名度、影响力不够的,刊物或者作者本人硬要举办,不说人家捧不捧场,关键这事遭人耻笑,说出去丢人啊!

  当然了,这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你等到两千年以后,阿猫阿狗发个小说都能举办个作品研讨会,这玩意也就不是稀罕事了。

  《当代》编辑部十二月为了《尘埃落定》刚刚举办过一次作品研讨会,这才二月份,又要再次举办作品研讨会,这次是为了《白鹿原》,在评论界和国内文坛引发了很大的讨论。

  不同于地区性刊物举行的那些小规模的作品研讨会,像《当代》这种全国数一数二的刊物,要给《白鹿原》这种级别的作品举办作品研讨会,规格自然也是国内顶级的。

  两场作品研讨会举办的间隔时间如此之短,却没有任何人提出疑义,反而有一群前辈、专家响应《当代》。

  《当代》编辑部甚至接到了一些人的电话,主动要求参加这次的作品研讨会。

  这就是作品能够服众的好处。

  在《当代》编辑部筹备着《白鹿原》的作品研讨会时,远在西安的程忠实却倍感苦恼。

  《白鹿原》发表这一个多月,程忠实如在梦中。

  写完了《白鹿原》,无事一身轻,过年前后他回到了西安的家,结束了苦行僧一般的创作生活,打算好好歇一段时间。

  紧接着,《白鹿原》发表在《当代》,好评如潮。

  他家里先是被XA市文协的各路朋友围攻,然后是省文协的人再然后是各路记者、读者,人群汹汹,让习惯了清苦生活和无人问津的他很不适应。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六年磨一剑的这部人生中第一部长篇小说竟会受到如此欢迎。

  “家里待不下去了,还是回乡下吧!”

  年后的一天,送走了家里最后一位客人,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程忠实对妻子说道。

  第二天一早,夫妻俩收拾了包袱细软,就准备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