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 《茶馆》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近距离的观看《茶馆》这部经典作品,跟看电影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哪怕他看过的82版《茶馆》几乎完美复刻了话剧,但那种近在眼前的视觉冲击力还是让林为民感到迷醉。

  聊起天来,林为民才知道,陆遥和吴天明是老乡,早些年就已经认识了。

  他表情充满了遗憾,但也明白林为民说的是个致命的问题。

  林为民跟陆遥喝的迷迷瞪瞪,搭着膀子回到了朝内大街166号,翌日起床头疼的厉害。

  陆遥改他的稿子,顾桦也在赶稿子,林为民闲的蛋疼,想到了万家宝给他的那几张门票,正巧就有今天的场次。

  “兄弟,有想过把你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吗?”吴天明用充满诱惑力的口吻问道。

  林为民对文学界的人不太熟,但影视圈的却一点也不陌生。

  “她你不知道啊?卫老太太!”

  其实谍战题材小说在建国初期曾一度产生过不少高口碑的作品,但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连《林海雪原》这样的作品都成了禁忌,所以近些年谍战方面的题材逐渐减少。直到这几年风波过去,这个题材才算是解禁。

  之后,吴天明便再没有说过这个话题,转而聊起别的。

  吴天明想过林为民会同意或者拒绝,但没想到他的思路如此清晰,连这种事都考虑到了。

  林为民的位置距离舞台足够近,不仅能够近距离聆听演员的每一句台词,观看他们的每一个动作,连他们脸上每一个微妙的表情的看的一清二楚。

  所有的舞台细节,都近在眼前。

  林为民以前看过电影版的《茶馆》,几乎就是话剧版的复刻,连演员都是一样的。

  《茶馆》在1958年首演,但在当时受到欢迎的同时也遭受了很多非议。而后1963年《茶馆》复演,增加了一些积极性的内容,原作者老舍先生对此很不满。

  那一刻,林为民觉得这个光头大佬比自己更有当神棍的潜力。

  在看的时候他就觉得,这篇小说文字极具画面感,节奏紧凑明快,矛盾冲突剧烈,仿佛天生就是为影视化准备的。

  就很神奇,一个导演居然抢了演员的饭碗,只能说是天赋异禀。

  当吴天明得知林为民就是《潜伏》的作者,他顿时来了兴趣,这小说虽然才出了不长时间,但在读者中引起的影响却并不小,国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优秀的谍战题材小说出现了。

  吴天明是看过《潜伏》的小说的,不光看过,对小说还非常之喜欢。

  见了面才知道,请陆遥吃饭的居然是导演吴天明。

  今天的剧目是《茶馆》,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剧目。

  国内在如今,找不到比这更牛的剧场了。

  150分钟的剧目在不知不觉间演完了,直到演员上台谢幕,林为民仍还沉浸在剧情当中难以自拔。

  以前他总觉得在剧场里看个话剧、电影给人家鼓掌是一件特别假的事,但有了这次的体验,他明白了,可能会有人对于某些作品出于礼貌鼓掌,但对于像《茶馆》这样的作品,人们的掌声是发自肺腑的。

  从首都剧场出来已经是晚上快十点了,林为民骑着自行车脑海中还会不会闪过舞台上的表演,这样的经历真是让人难忘。

  再恢复一天,明天开始三更。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