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 师生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潜力作家的成就感。

  缘分这东西还真是奇妙,自己莫名其妙穿越到八十年代,走了狗屎运进了文研所,现在居然成了万家宝的弟子。

  25岁,作《日出》。

  这人啊,下|贱!

  如此过了快半个月,文研所马上快重新开学了,林为民趁着这天周末,又赶着晚饭的点儿来到木樨地。

  从万先生家出来,外面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他回头望了一眼隐身在黑暗中的“尚书楼”。

  马克梦寄完稿件出来之后自言自语。

  万先生横了他一眼,“你啊,从第一回见面就看出你这个功利心。”

  30岁,作《燕京人》。

  他的情况万早就清楚了,挥手打断他,“好了,不要嬉皮笑脸的。”

  “老师,这个我倒是知道,就是想赚点外快。”

  她的态度很坚决,林为民没再坚持。

  跑了几家书店,勉强买到几本,要想凑齐这书单上的书可不太容易。

  万先生道:“融会贯通。”

  “好的,老师。”

  “您这么说就冤枉我了,别人什么条件,我什么条件啊?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万先生指着他笑道:“伱小子是不是就赶着这个饭点儿来的?”

  这天一大早,林为民蹬着自行车从东郊出发,到达燕京图书馆的时候已经是9点左右了。

  说来也怪,穿越前他买来的书放到落灰也不见得会看几眼,现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借来的书,他看得如饥似渴。

  他想起万先生给他开的书单,上面都是中外名家的剧作,如莎士比亚、汤显祖等。

  被万先生训了一句,林为民立马就要拉开架势诉说革命家底,忆苦思甜。

  “不用了,这都是我的事,你们聊你们的。”

  林为民拍拍他,“老马,别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就把这当成一次有益的尝试。”

  “老师,您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您看看外面,再过一会儿就黑天了,我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大小伙子晚上走夜路多危险啊,我这完全是考虑到您老的时间啊。”

  光是这两个字,哪怕今后自己一事无成,凭着“万家宝弟子”这块招牌也能在体制内混个风生水起了。

  林为民汇报了一下最近看书的情况,万先生听完颔首道:“看书不要急,这些书不是限时要你看完,而是要让你把它们看明白。”

  小说发表的稿费对马克梦来说并不算什么诱惑,即便真的发表,到他手里也不过几百刀。

  林为民挠了挠头,这个“融会贯通”恐怕比“倒背如流”还要难吧?

  又交流了一会儿,听林为民说起他搞了一篇推理小说投到米国的杂志上,万皱起了眉头。

  “但愿一切顺利!”

  《利刃出鞘》的稿子寄了出去,也代表林为民最近彻底无事一身轻。

  “牛逼”这个词用在他身上都是贬低他,称他一句“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人”,当之无愧。

  可就是这样一位青年时代经典迭出的牛人,却在39岁以后陷入才思枯竭的循环,被评论界认为江郎才尽。

  从39岁到去世,47年间他再也没能写出一部自己满意而外界也公认立得住的作品。

  哪怕是到临死前,他也在呐喊:“我要写出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干。”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