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2章 早下手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短短一个月时间,二十万册的《大明王朝1566》便被一扫而空。

  三联书店不得不又再次联系林为民,并紧急加印了二十万册,才勉强应付民众们的热情。

  八十年代是香江发展的黄金年代,每个年轻人都想成为李嘉诚第二,这种风气很现实,也代表了香江的风格。

  这些普通民众好奇能够在香江的商人阶层广受欢迎的《大明王朝1566》到底拥有怎样的魔力。

  再加上前段时间林为民的作品斩获托尼奖多项大奖的消息传来,香江民众更是把他这位来自内地却屡次海外获奖,享誉海外的作家当成了大人物,对于他的作品更加感兴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艺接到了香江话剧团的邀请。

  这家成立于1977年的话剧团,在1985年应邀到演出了英国名剧《不可儿戏》,又在今年再度受邀在羊城演出杜国威的《人间有情》,与国内联系密切。

  “这是好事啊!”林为民高兴道。

  于是之点点头,“当然是好事。香江演出的名额有限,我给你和慧敏留了两个。”

  “不用了。慧敏要拍电影走不开,我也有工作,让你们院里的人去就好了。”

  林为民婉拒了于是之的好意。

  这年头出国是个稀罕事,哪个单位有这样的机会,大家都是打破头争着抢着去。

  于是之当然知道林为民想出国随时都可以,但人家去不去是人家的问题,自己邀请不邀请是态度的问题。

  见林为民拒绝的明确,于是之便没有再劝,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你家慧敏是今年毕业吧?分到什么单位说了吗?”

  陶慧敏在小百花越剧团的戏曲演员身份是半工半读,如今毕了业也是要分配的,不会再留在小百花越剧团。

  难为于老师一直想着这事,林为民道:“是今年毕业,她最近刚之江那边办学校和工作的事,说是要给她分配到金陵那边的部队话剧团。”

  “那你们不是又要分开?想办法调到我们院里来吧,反正都是演话剧嘛!

  你要同意,这事儿我给你张罗。”

  于老师为了林为民的事可谓不遗余力,这当然跟林为民为人艺创造的贡献密不可分。

  前几年正是人艺人才断档最严重、缺少好作品的时候,林为民连续数年,以每年一部话剧的效率,极大的帮助人艺缓解了剧本荒。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林为民作品的经典性越发的凸显,《触不可及》复排、《套马人》复排,如果顺利的话,人艺还会复排《霸王别姬》、《嘉靖与海瑞》等作品。

  如此往复循环,林为民的作品将会长久的存在于人艺的舞台上。

  这样的待遇,只有创院三老才有。

  可林为民呢,连个人艺的编制都没有。

  这不是相当于自备三八大盖打鬼子?

  也正是因为人不在人艺,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