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7章 老实人的待遇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担当,也难怪人家能当社长!

  大家讨论到最后,合适的人选只剩下汪仰晨和蒋录。

  蒋录是国内著名的翻译家,名声在外,翻译过《文学回忆录》、《星》、《怎么办?》、《俄国文学史》、《论文学》、《巴纳耶娃回忆录》等多部苏联知名文学著作。

  单从知名度来说,蒋录完爆汪仰晨。

  按理说,大家对两人的支持应该很悬殊。

  但是出于某种不可明说的微妙心理,两人的支持者竟然平分秋色。

  每当到了这个时候,一把手的权威就显得尤为突出。

  程早春沉吟良久,“蒋录是著名的翻译家,名声在外。可汪仰晨只有行内人知道,社会上不知道。我看,这个名额就给汪仰晨吧!”

  程早春说完这话,大家并没有太多意外。

  刚才在林为民提名他的时候,汪仰晨的表情带着惊讶和不解。

  在大家讨论时,他也一直沉默不语。

  这会儿程早春一锤定音,汪仰晨还有些不敢相信。

  社里的这个推荐名额,真的定了自己?

  汪仰晨愣在那里,直到散会了也没动作。

  林为民过来拍拍他,“汪老师,走了!”

  终于回过神来的汪仰晨看着林为民,眼睛中满是感激之色。

  “为民,谢谢你了!”他的声音有些干涩,有些低,似乎不太好意思。

  “您这话就客气了,我就是随口说一句。大家都能提名嘛,这都是您平时工作出色、人缘好的原因。”林为民语气轻松的说道。

  汪仰晨却不这么认为。

  当了一辈子老实人,他怎么不会知道老实人应得的待遇是什么?

  苦活、累活一个也跑不了,时不时还要背个锅,好事却全没份儿。

  他敢肯定,如果今天没有林为民第一个喊出他的名字,社里绝对不会有人提名他。

  还有林为民在推荐他时说的那番话,看似不起眼,却有几分定调子的功劳。

  哪个单位里都有那种干活不积极,抢好处一个比一个积极的人。

  林为民的那番话,大大的降低这种人因为人际关系而被提名的可能。

  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不了解谁。

  提名那样的人,伱好意思的吗?

  “为民,谢谢了!”

  汪仰晨紧握着林为民的手摇了摇,真诚恳切。

  汪仰晨不是善于维护人际关系的人,干瘪瘪的几句感谢过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为民笑了笑,跟他聊了两句,便出了会议室。

  回后楼的路上,覃朝阳调侃道:“你小子行啊,把领导的心思摸的透透的!”

  “老覃同志,咱们关系好归好,敢诽谤我,我一样告你!”

  “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是不是提前跟社长大人通过气了?”

  林为民沉默了,他在思考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在老覃同志的心里,变成了一个只会投机取巧、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