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章 《当代》编辑部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当代》编辑部

  朝内大街166号,国民文学出版社后院红砖楼。

  篮球场上偶尔会传来打篮球的呼喊声,林为民踩着楼梯上到二楼。

  编辑部办公室门的墙边贴着一张从杂志上撕下的封面,看着很朴素,却透露着无比的自信。

  林为民敲响编辑部的门,等待了两秒便推门走了进去。

  “荣编!”

  “呦,为民来了?”

  荣世辉见到林为民立刻热情的起身,给他倒了杯茶水。

  上次林为民来是下班的时候,办公室算上荣世辉就俩人。

  这次赶在中午的时间,办公室的人很齐。

  荣世辉拉着他给大家介绍道:“各位,这位就是《尤拉之死》的作者林为民。”

  荣世辉心里琢磨着林为民的话,尽管不想承认,但他还得得说,这小子的说法确实很诱人。

  “这可都是我挠破了头皮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正经劳动成果,当然理直气壮了。”

  林为民的《尤拉之死》就登在上期《当代》上,他的稿子在付印前大家还都看过,风格独树一帜,让人过目难忘。

  “荣编,您看看咱们杂志,长篇、中篇、短篇、纪实、讲谈……栏目设的多全啊!

  “好了好了,别贫了,知道你厉害。”

  办公室里算上林为民总共七个人,五个编辑,四个都有名字,到最后一个小年轻那里,直接忽略,连名字都没有。

  林为民指了指他手里的稿子,“我今天来带了不少稿子,之后可能陆续还会有一些写完送过来。我想问问您,看看能不能以这些稿子为基础,出一个专辑?”

  林为民道:“是,不能搞的太雷同嘛,所以风格变化比较大。”

  荣世辉摇头笑起来,“你小子,这可有炫技的成分啊!”

  她的话让在场众人都笑了,谢明清是《人民文学》小说北组的副组长,跟《当代》一个院儿的,关系都很熟,他在《读书》上发表的书评大家都看过了。

  他先是扫了几眼稿子的内容,经验丰富的他看得出来,稿子的水平在线,而且跟之前发表在《钟山》上的《潜伏》完全是两种风格,文字非常冷峻。

  年近三十的柳荫气质出众,她笑着调侃道:“真是没想到,《尤拉之死》竟然是这么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写的。”

  林为民转过头,“是,写完了,这不就拿过来给你看看嘛,帮忙提点意见。”

  林为民赶忙澄清,“可别这么说,顶多就是骗稿费。”

  用着人了,称呼都变了,你变成了“您”。

  寒暄过后,荣世辉拉着林为民回到他的办公桌旁,路过坐在祝昌盛办公桌旁胖乎乎的中年男子时,林为民觉得有些眼熟,刚才大家都介绍了,独独这位没有介绍过。

  “可一本杂志,全是一个题材,甚至是一个内核,太过单调了。”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从创刊以来还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