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3章 丢不起这个人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字十八块……”

  于华的话没说完,因为有点得罪人。

  千字十八块也太高了!

  于华并非觉得石铁生不应该拿这个数字,只是这个价格和以前对比的变化之大,让他措手不及。

  汪硕一脸笑嘻嘻,“这有什么的,我之前给编辑部那篇中篇也千字十五呢!”

  说到这里,他朝林为民埋怨道:“大家都是中篇,凭什么铁生比我贵三块?”

  于华看着汪硕向林为民开炮,心想千字十五块还嫌少?

  “你就知足吧!能发就不错了。先跟你说好,你那篇稿子发完编辑部肯定挨骂,你也好不了,没人给你兜着。”

  能被评为痞子文学,不挨骂是不可能的。

  林为民做主同意发表汪硕的那篇《顽主》,就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好在,他马上要去米国,炮火就让老覃一个人先顶着吧。

  汪硕撇了撇嘴,他知道林为民说的是实情,心中却不忿,“听那帮吃干饭的叫唤,还不写小说了是怎么着?”

  嘴炮这一块儿,硕爷从来没服过谁。

  就算是被人按在地上揍的叫爸爸,只要你敢松开他,他立马就能变成爷爷。

  大家说着笑着,于华偷偷问谟言,“你那部《红高粱家族》拿的稿费少吧?”

  谟言道:“是啊,我去年发的,没赶上涨稿费。”

  “那可亏大了!”

  于华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在盘算着。

  谟言的《红高粱家族》三十万字,提个千字三块那就是900块钱,比发一部中篇的钱还多。

  刚才铁生说他那篇《插队的故事》七万多字,千字十八块钱,那就是一千三四百块钱。

  一部七万多字的中篇而已,都快赶上以前发一部长篇的价格了。

  这要是再等一两年,稿费再涨涨,那等于是净赚啊!

  于华又为自己的拖稿找到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院子里闹哄哄的聊天,快到中午的时候,桌子摆到院子当中。

  风和日暖,在院子里吃饭是件十足惬意的事。

  今天人多,十几口子人一桌坐不开,摆了两桌。

  吃饭的时候,大家又跟林为民聊起米国的事。

  他一去就是两个月,朋友们还是很关心的。

  不过林为民这次去米国跟那帮受邀出访的不一样,说白了,他和阿瑟·米勒是合作伙伴,就跟后世公司老板出国考察一样,合作单位不得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吗?

  听林为民说米国那边房子都已经给租好了,大家放下了心。

  吃完了午饭,收拾了东西,众人离去。

  家里空了下来,林为民也开始送收拾行李。

  翌日一早,林为民没有开车,而是打了个出租车。

  前两年燕京市进口了一批皇冠出租车,这些出租车,平时只在机场和各大饭店“趴活儿”,林为民是昨天打电话预约的。

  一早出租车到了家门口,林为民提着行李上了车。

  一路上司机对着林为民一顿神侃,这帮司机平时拉老外的时候很多,自诩见多识广,说起话来也牛气。

  这个年代的出租车极少,打个车起步就是五块钱,像林为民今天去机场,跑一趟够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的。

  所以也造就了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的吃香,更何况开的是皇冠呢?

  这帮司机上班都得穿西装打领带,在如今属于妥妥儿的金领,有不少人还娶了空姐。

  下了车,林为民看着皇冠出租车的背影。

  下回回来得换个车了,以前不打车还没注意,开个车跟他么出租车一样,林老师丢不起这个人!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