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文学研究所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找到林为民,告诉他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锚定了方向,林为民先是熟悉这个年代的主流创作方向,70年代末,正是伤痕文学大行其道的时候。

  可惜,好日子没过几天,等过完了年,知青们都回来了,生产队的劳动也开始了,林为民再装病也没用,该干活还是得干活。

  他白天刷。

  虽说相似度很高,但到底是不一样。

  可问题是,他没爹没妈,谁逮着都能欺负,指望这方面根本不现实。

  林为民答应了一声,其实也没啥可收拾的,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他什么东西都没带。

  两部短篇小说接连发表在了《鸭绿江》杂志和《钟山》杂志上。

  大年二十九,不远处的生产队家家都在置办年货,空气中飘满了各种香味儿,给窝在知青点这几个小子馋的呦,眼睛都绿了。

  他前前后后写了几十万字的废稿,退稿都不知道被退了多少次,终于在79年的下半年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如果在给林为民一个机会……

  父母去世以后,林为民成了没人疼没人爱的小白菜,连生活都成问题,前几年街道还会救济救济。

  一些历史上本来不存在的人物出现了,而另一些本应该青史留名的却都消失了。

  就这样,研究来研究去,林为民找了个方向——写作。

  继承了原身的所有记忆,林为民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果断选择了装病。

  经过过去这些年的动荡,民众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前所未有的,也因此造就了八十年代的文学盛世。

  一开始还真被他给蒙混过去了,队长给他批了假,还送了点慰问品,知青点的几个知青也都对他照顾有加。

  他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宅男,哪里干的了适应的了这样的环境。

  几个人一商量,走!偷鸡去!

  林为民摔到沟里被摔的人事不省,把其他几个人给吓坏了,哪里还顾得上去偷鸡啊!

  林为民出生于辽东省奉天市,父母相继去世,他是父母老来得子,上面还有个姐姐,前些年嫁到了南方,跟家里断了联系,不知道是死是活。

  把林为民抬回了知青点,派人去通知大队长,又找来了队里的赤脚大夫,没等大夫妙手回春呢,林为民醒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家里的鸡啊、鸭啊、大鹅啊,都得赶到屋里去才安心。

  只能动不动就装病,然后研究怎么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

  中策是原地结婚,当个上门女婿。他在城里没爹没妈,结婚落户也不失为一个选择。尤其是,队里三队小队长他闺女王二丫对林为民这个小鲜肉还情有独钟。

  现在是1980年3月份,改革开放的大潮正在逐渐兴起。

  林为民不仅获得了120块钱的稿费,更是成了知青点和生产大队的名人,甚至连公社的领|导都听说了他的大名,特意关照队里给他一些创作的空间。

  几人摸黑在生产队里转了半天,竟然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只能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他们一盘算,看来这大队是指望不上了,去隔壁大队吧。

  年轻的躯壳里是来自后世的灵魂,名字也叫林为民,他正熬夜刷同城女主播呢,没想到会意外猝死。

  林为民穿越之前没少看网络小说,这种情况他明白,架空世界嘛!

  他一定不会再熬夜刷同城女主播了。

  他发表在《钟山》上的小说《一分钱的事》获得了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间传递消息的时候有些延误,他估计是赶不上颁奖了。

  但是全国文协来了调令,他得到了一个去|中|央文学研究所进修的机会。

  穿越到八十年代一年时间,终于看到出头之日,林为民想哭的心都有。

  真是太难了!

  晚上临时接到编辑通知,为规避审核风险,书中人物、机构名称要进行修改。改到后半夜两点,总算是改完了,以后人名和组织机构名称以新的为准。有错漏的地方,大家看到可以帮忙指出。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