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7章 你没有挂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

  父亲收到梁晓声的信后,很快便凑了200元钱寄了过去,而梁晓声也很争气,成功被复旦大学录取。

  77年梁晓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BJ电影制片厂文学部,那一年他28岁,是制片厂文学部最年轻的编辑。

  按说像他这样从名校毕业、又有工作也体面,是不愁找对象的。

  可事实却是,梁晓声每个月工资49块钱,要拿出一半来寄给家里,剩下工资也就够维持生活而已,根本没有积蓄。

  因此直到1981年,梁晓声都32岁了,仍是个单身汉。

  林为民去年认识梁晓声的时候,他跟妻子焦丹刚刚结婚一年时间,焦丹是个贤惠的女人,从来没有介意过梁晓声的家庭。

  如今两人结婚了,梁晓声依旧是每个月往家里汇钱,也就是因为有了稿费的支持,才让他们这个小家的生活滋润了些。

  现在燕影厂希望梁晓声当这个文艺部主任,当然是升职,而且工资每个月也会多几块钱,一年就是几十块钱。

  可梁晓声更怕因为升职影响他的创作,他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去年在《当代》发的《今夜有暴风雪》是部中篇,稿费总计七百三十多块钱,抵得上他一年多的工资。

  如果因为升职影响了创作,对于梁晓声来说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林为民听完他的话,点了点头,“我理解伱!”

  对于八十年代的人来说,工作是一辈子的事,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裁员、下岗,老老实实上班,是很多人的信条。

  升官当领导,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很重要,但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他们更觉得靠自己的劳动和工作挣钱踏实。

  梁晓声为人质朴,他不在乎当不当领导,更在乎自己能不能为家里分忧。

  当了领导,看似光鲜亮丽,工资还提了点,可真要是为此耽误了创作,光是稿费的损失就够他心疼的。

  梁晓声期待的望着林为民,等待着他的意见。

  林为民没有让他等太久,说道:“晓声,我觉得你不是个适合当官儿的人。”

  “我也知道。”

  林为民接着说道:“在我眼里,你是个出色的作家,未来是可以有大作为的。对别人来说,当官可能是个好事。但我觉得,对你来说,这是个浪费。”

  林为民的称赞让梁晓声的眼中燃起了亮光,但他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能有什么大作为,能多写出几篇小说来我就知足了。”

  林为民笑道:“你得相信我的眼光,我这个人看人还是很准的!”

  梁晓声并不觉得林为民是在吹嘘,别看他比自己年轻了近十岁,但无论是在写作上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在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都是自己望尘莫及的。

  尤其是在工作上,林为民作为《当代》的编辑,挖掘了一大批青年作家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